“天一熱,飯都吃不下,吃點稀飯涼菜就行了。”這是不少中老年人的夏日常態。可你不知道,越是三伏天,越不能省嘴省胃。”
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唬人,而是有據可依。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最濕、最“耗氣”的時候,尤其對中老年人來說,不僅容易精神疲憊、食欲下降,還面臨體力流失、免疫力下降的風險。
這個時候,如果再“節儉”過頭,光靠清粥小菜“續命”,反而可能越吃越虛,甚至為慢病埋下隱患。
我常跟病人說,夏天是“陰陽交戰”的季節,表面上熱得冒汗,實際上身體里早就虛了。尤其是中老年人,基礎代謝降低,本就容易肌肉流失,如果還吃不夠蛋白質,后果可不是“瘦了一圈”這么簡單。
那中老年人三伏天到底該怎么吃?今天咱們就換個角度來說說:別再舍不得吃了,這4種高蛋白食物,夏天吃了反而更精神。
三伏天“吃苦”不是硬漢行為,是自毀體質
三伏天一到,人會變得格外沒精神?不是你懶,是身體真的虛了。
高溫天氣下,人體大量出汗,消耗的不只是水分,更是體內的鈉、鉀、鈣等電解質;高溫會讓蛋白質合成率下降,肌肉在悄悄流失。研究發現,老年人每日蛋白質攝入不足60克時,其肌少癥風險顯著上升(《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3年第5期)。
我有一位老鄰居,姓胡,65歲,平時節儉慣了,夏天三伏天更是“省得不能再省”,早上稀飯配咸菜,中午面條拌黃瓜,晚上涼拌豆腐加點西紅柿。看著清淡,吃著舒坦,可兩個星期下來,人瘦了一圈不說,還出現了頭暈、乏力、腿軟的情況。
后來來醫院一查,肌酐偏高、肌肉量下降,還伴有輕度低蛋白血癥。這不是“老了”,是缺營養缺出來的。
我問他:“你這飯,連小孩都吃不飽,你靠這個撐三伏天?”他苦笑:“就覺得夏天吃多了上火,吃清淡點好。”可惜,“清淡”和“營養”不是一回事。清淡不等于光吃素,更不等于不吃肉。
為啥三伏天更要吃高蛋白?
很多人誤以為夏天吃肉會上火,其實只要不過量,高蛋白飲食反而能“補氣養神”。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器官、酶、激素的基礎原料,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根本。尤其到了中老年階段,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對優質蛋白的需求反而更高。
醫學研究顯示,中老年人每天至少需要攝入每公斤體重1.0~1.2克的蛋白質,才能維持肌肉量和免疫力。
三伏天出汗多、食欲差,更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這時候如果不主動補充,不僅容易疲憊、免疫力下降,還會加速肌肉流失,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
很多人覺得,夏天吃點涼面、喝點綠豆湯就行了,其實那是“解渴”,不是“補身”。三伏天里,身體消耗比冬天還大,不吃點硬貨,怎么撐得住?
吃哪些高蛋白食物最靠譜?
那問題來了,夏天到底吃什么既能補蛋白又不上火?醫生推薦下面4種,食療價值高、吸收率好,關鍵是適合中老年人的腸胃。
雞蛋
這不用多說,雞蛋被稱為“完全蛋白質”,氨基酸結構最接近人體標準。每天吃1~2個雞蛋,蛋白質攝入可達12克左右,而且易吸收。
很多人擔心膽固醇,其實適量吃雞蛋不會升高膽固醇,尤其是煮雞蛋、蒸蛋羹最健康。
豆腐
豆腐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尤其適合不愛吃肉的人。每100克豆腐含蛋白質約8克,且富含鈣元素和大豆異黃酮,對老年人骨骼健康有益。
不過要注意,豆腐屬于寒性食物,夏天吃宜與姜、蔥等溫性食材搭配,避免寒涼傷脾胃。
魚類
夏季最推薦的是淡水魚,比如鯽魚、草魚、黑魚等,肉質細膩、易消化,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
尤其是蒸著吃,不油膩,適合腸胃虛弱的老人。一條300克的鯽魚,蛋白質含量可達40克以上,是優質“補虛”食材。
雞胸肉
別看它沒什么油水,但它是真正的“低脂高蛋白”。每100克雞胸肉含蛋白質約22克,脂肪僅1克左右,適合控制體重的中老年人。
做法建議清蒸、白灼、焯水,別用油炸、紅燒。拌點蒜泥醬油、芥末汁,開胃又健康。
有個誤區必須提醒:多吃肉≠高蛋白
很多人一聽要補蛋白,就猛吃紅燒肉、牛排、燒烤,其實吃進去的可能是脂肪和膽固醇,蛋白質反而沒多少。
真正的高蛋白飲食,是指蛋白質占每日熱量的15~20%,而不是“吃肉吃到撐”。而且要注意蛋白質的“生物利用率”,也就是吃進去能被身體吸收和利用的比例。
動物蛋白利用率高,但脂肪也高;植物蛋白脂肪少,但氨基酸結構不全。所以建議兩者搭配,比如雞蛋配豆腐、雞胸肉配豆制品,這樣既補蛋白又不油膩。
有些人不適合高蛋白?確實有,別亂補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盲目補蛋白。以下幾類人群要格外注意:
腎功能不全者:高蛋白會加重腎臟負擔,需遵醫囑限制蛋白攝入。
痛風患者:應避免高嘌呤蛋白來源,如動物內臟、海鮮等。
腸胃疾病患者:消化吸收差的老人,建議選擇易消化的蛋白,如蛋羹、豆腐等,避免大塊肉類。
我在門診遇到過一位60歲的老大哥,得了慢性腎炎,聽說補蛋白能養身體,天天吃牛肉、喝蛋白粉,結果尿蛋白飆升,腎功能迅速惡化。補蛋白也要講科學,不能盲補。
精神過夏,不靠“忍”,靠吃對
很多中老年人過夏靠“忍”,忍熱、忍餓、忍疲憊,結果還沒熬過三伏,人就垮了。
三伏天是調養身體的黃金窗口,“冬病夏治”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這個時候能吃對、調對、養對,身體反而能“補回來”。
高蛋白飲食,不是冬天才需要,夏天更不能少。尤其是年過六旬的朋友,別再省嘴了,吃對了,三伏天也能精神抖擻,不再靠空調“續命”。
比起“清湯寡水的節儉”,中老年人更該講究“營養均衡的節制”。有句老話說得好:吃得香,睡得穩,三伏天也不怕熱得慌。
你有沒有在三伏天“吃苦”吃出毛病的經歷?或者關于高蛋白飲食你還有哪些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 [1]李紅,王曉燕.高溫環境下中老年人蛋白質營養狀況調查[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3,42(5):565-570. [2]張寧.中老年人飲食結構與肌少癥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24,32(3):198-202. [3]丁莉,趙蘭.不同蛋白質攝入水平對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營養學雜志,2022,44(7):765-770.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