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特朗普又放出大招。他坐在橢圓形辦公室,面對北約秘書長,突然拋出一句:“50天內不達成協議,就對俄羅斯征收100%的新關稅?!边@句話說得氣勢洶洶,媒體也炸了鍋??申P鍵是,普京聽了嗎?他怕了嗎?從目前的反應看,普京非但沒后退,反而態度更強硬了。
我們先說說特朗普的新動作。他這次不光放話制裁俄羅斯,還準備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武器支持。包括“愛國者”這類防御性系統,甚至未來可能解鎖進攻性武器。簡單來說,就是不只讓烏克蘭擋子彈,還要讓它能打回去。
特朗普還準備對那些買俄油的國家下手,比如中國、印度。他的計劃是搞所謂“二級關稅”,就是說,誰跟俄羅斯做生意,我就收誰的稅。而國會這邊也早已備好一份法案,授權總統對“支持俄羅斯”的國家征收高達500%的懲罰性關稅。聽起來確實挺狠,但我們回頭看看普京那邊的反應,幾乎是“不為所動”。
從克里姆林宮釋放出的信息來看,普京的態度很明確——繼續打,不退讓。三位接近普京的消息人士私下透露,特朗普的通牒不僅沒讓普京軟化,反而堅定了他“打到底”的決心。為什么?因為在他眼里,這一仗,不是輸贏那么簡單,是要改寫地緣格局,是俄羅斯國家利益的“底線”。
普京相信,只要俄羅斯的軍隊能在戰場上持續推進,只要能一點一點地壓迫烏克蘭,他最終就能逼西方接受他的條件。他還覺得,美國、北約這些年從來沒有認真聽俄羅斯的立場,現在既然沒得談,那就打到底。他愿意扛下所有的制裁代價,也要實現目標。
說白了,特朗普喊出的“100%關稅”,對現在的俄羅斯來說,根本不是威脅。數據顯示,2023年俄羅斯對美出口只有30億美元出頭,比2021年暴跌了九成。也就是說,美國本來就不怎么從俄羅斯買東西了,再加點稅,俄羅斯根本無感。
至于“二級關稅”,也就是對買俄油的國家開刀,聽上去挺有殺傷力,但真能落實嗎?現實是,這招對中國和印度的影響也有限。過去美國怎么制裁伊朗?不也照樣有人在偷偷買油?只要有利潤,有市場,總有人敢干。而且中國、印度這種大國,不太可能輕易被美國一句話就撬動國家能源戰略。
還有個更關鍵的地方是,俄羅斯的石油并不是非賣給西方不可?,F在,俄羅斯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灰色出口渠道”,通過中間國家繞過制裁,把油賣出去。這套做法雖然繞點遠,但錢照樣能賺到。
所以,從經濟上看,特朗普的這一輪制裁,嚇不到普京。那他還有什么籌碼?真正能給普京施壓的,也許是更實在的東西——軍援。如果特朗普真的決定解鎖進攻性武器,比如遠程導彈、重型火炮,那才可能撼動戰場格局。
之前拜登政府就開始給烏克蘭提供“海馬斯”增程火箭彈和ATACMS戰術導彈。這些武器能打到俄境內的軍事目標,一度讓俄軍很頭疼。而現在烏克蘭更是盯上了射程可達16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雖然這有點過火,真要扔進莫斯科,局勢很可能直接失控。但特朗普能不能給一些“夠用但不失控”的中程打擊能力,是個值得關注的點。
目前,澤連斯基已經拿到一份通過第三方轉讓的遠程武器清單,具體內容還沒公布,但這可能是普京真正擔心的地方。如果烏克蘭真的具備跨境打擊能力,那前線戰局就不是俄羅斯單方面壓制了。
所以回到標題,特朗普的威脅,普京聽了嗎?聽是聽了,但沒放在心上。對于普京來說,現在是“越打越有信心”的階段。他的判斷是,只要西方內部出不了統一立場,只要烏克蘭撐不住,他最終就能贏。而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在他看來更像是一種“談判的前戲”,不是真正的紅線。
未來的走向還要看兩點:第一,美國真的敢對買俄油的國家開刀嗎?第二,特朗普真的敢放烏克蘭“放大招”嗎?如果只是嘴上喊狠話,普京是不會退的。但如果武器援助再升級,戰局可能就真變了。
一句話總結:普京現在是打定主意了,這一仗必須打到底。特朗普想用威脅逼停戰爭,但想讓普京退場,靠嘴恐怕還不夠,得看拳頭。
來源:《特朗普對俄變臉,"但普京將繼續推進"》 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