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7月19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學生棋星杯大賽暨北京市少年宮第33屆棋星杯少兒比賽正式落幕。記者了解到,本次賽事活動為期兩周,不僅匯聚了北京市16個區的近1300名中小學生,還吸引了來自津冀、川渝地區的150余名優秀棋手參與。
小棋手們在進行圍棋比賽。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北京市少年宮體育教學部部長郝興杰介紹,自7月7日至7月11日,為期一周的分區預賽在朝陽、豐臺、大興、通州、順義、延慶六個賽區開展,“今年擴大了分區預賽賽區,方便不同區域的小棋手就近參賽。”經過為期一周的激烈比拼,最終300名小棋手成功晉級圍棋、象棋、國際象棋三項棋的決賽階段。
小棋手們在進行國際象棋比賽。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來自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北校區的初一學生王一帆是第四次參加“棋星杯”比賽了,“我從2022年開始參加這里的線下比賽,感覺比賽規模越來越大。在比賽中我不僅提升了下棋的技藝,還能交到很多好朋友。”王一帆從5歲起開始接觸圍棋,“圍棋能鍛煉大腦的運動,學習圍棋也能幫助我的學習。”
郝興杰告訴記者,從今年比賽的情況來看,孩子們下棋越來越快了,同時,小學低齡段的孩子棋力水平越來越高,“一二年級的參賽棋手有的能達到二段、三段的水平。這不僅說明全市棋類運動不斷普及,也代表孩子學棋能力不斷提升、父母對孩子學棋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家長從榮剛表示,孩子從7歲開始學習國際象棋至今已經7年了,“學棋對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提升特別大,也可以培養孩子在面對困難時的抗壓能力。參加比賽是想讓他借機跟更多的棋手交流,也多交幾個朋友。”
同時,郝興杰表示,今年跨省市交流賽的規模也提高了。7月19日,來自天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重慶市少年宮、成都市青少年宮的青少年棋手與北京決賽獲獎棋手通過線上平臺展開激烈對抗,實現跨越地域的棋藝交流與碰撞。此外,賽事還充分利用新媒體直播技術,實現決賽畫面通過三大競賽平臺與多家自媒體平臺同步直播。
此外,本次賽事特別邀請了象棋特級大師張強、圍棋職業三段范蔚菁,以及北京大學國際象棋領隊李曉鵬等棋壇名家蒞臨現場,大師們與少年組冠軍棋手展開指導棋對弈。
作為北京市規模最大的少兒棋類賽事,“棋星杯”致力于推動圍棋、象棋、國際象棋三項棋運動的普及與發展,為全市青少年棋手搭建切磋技藝、交流學習的優質平臺。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劉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