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黑河7月20日電 題:俄語叫賣聲里的民生圖景:黑河早夜市,連接兩國的煙火紐帶
作者 李佳佳 劉思邁
晨光里的藍莓攤前,李晚秋用一句標準的俄語“черника(藍莓)”,引來了幾位金發顧客。做了35年早市生意的她,紫瑩瑩的藍莓在筐里壘成小塔,露珠還沒干透,就被熟門熟路的俄羅斯老主顧挑走大半。“人多了,生意自然就好咧。”她邊稱重邊笑,早市收攤后,還要趕去夜市幫兒子照看彩票站,這早晚兩場的煙火氣,是她生活的支柱。
李晚秋在黑河國際大早市上售賣藍莓 李佳佳 攝
十步外的雜貨鋪恍若百寶箱:木質按摩錘、珠子手串......“游客需要什么,我們就進什么,我們為他們服務”,攤主笑言。黑河早市已成了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人的“東方巴扎”。
每天,黑河口岸都迎來近千名俄羅斯游客,節假日更是逼近1900人,這一切的便利,源于黑龍江上那艘不到10分鐘就能跨越兩岸的輪渡——黑河與布拉戈維申斯克,這對中俄鄰里,隔江相望,卻親如一家。
黑河國際大早市雜貨鋪日用商品一應俱全 李佳佳 攝
當最后一縷陽光沉入江底,夜市的霓虹突然點亮。黑河·愛輝國際化大夜市的霓虹驟然點亮——中俄雙語招牌與五彩閃爍燈樹交織成星河,瞬間激活郵政路長街的脈搏。
飛哥(化名)的“霸王雞柳”攤前,六色醬料瓶倒懸著,他用俄語熱情招攬著生意,把裹滿蜜汁的雞柳遞給俄羅斯食客。“他們就愛這口酥脆,番茄醬和蜜汁最暢銷。”他笑著顛了顛鍋里的食材,身后烤生蠔的吱吱聲里,金發女孩舉著手機,鏡頭對準跳動的火光與升騰的香氣。
夜市拐角,陳娟娟的葫蘆攤前,一對俄羅斯母子正精心挑選。她守著攤位20年,看著夜市從自發擺攤變成規范管理的“煙火長廊”,“現在好啊,解決了幾百人的飯碗,俄羅斯客人也把這兒當自家后院。”
黑河國際大夜市,攤主陳娟娟和她的狗一同守候著滿鋪葫蘆 顏歆窈 攝
如今,這道橫跨黎明與黃昏的風景線,日均2萬人次穿梭,年營業額破億元。叫賣聲里混著中俄雙語,攤位上擺著兩國好物,游客的笑聲落進黑龍江的水波里。
黑河的早夜市,不只是煙火長廊,更是中俄民眾的連心橋——它讓對岸的“東方巴扎”愈發熱鬧,也讓中國的夜市文化,成了俄羅斯游客跨江奔赴的理由。
正如陳娟娟說的:“買賣做著做著,就成了朋友。”這升騰的煙火氣,既撐穩了民生的底氣,也焐熱了兩國的友誼。(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