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周萍英
通訊員張樂昕
7月18日下午五點半,一封燙金的錄取通知書被送到襄陽市第五中學畢業生何如涵家中。這位18歲的女孩以文化課570分、專業課全國第18名的成績,圓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類-動畫專業。打開通知書的那一刻,何如涵與母親相視而笑。
“相信孩子的潛力,并且一直支持她,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她更應該感謝她自己能夠堅持下來。”何如涵的母親頗為感觸地說道。
何如涵的藝術之路初始于5歲那年報名參加的繪畫興趣班。識字早的優勢讓她早早接觸各類書籍,從童話繪本到人文歷史,廣泛的閱讀不僅培養了她獨特的審美視角,更讓她對拿起畫筆表達思考產生濃厚興趣。何如涵對繪畫的熱愛純粹而持久,即便進入初中后因學業暫停訓練,她也常悄悄在畫本上創作。
何如涵的錄取通知書
進入高中,何如涵開始規劃更遠的未來。翻閱大學專業目錄后,她的心中有了一個答案。“清華美院像遙不可及的夢,但我想試試。”帶著這份堅定和母親的支持,高二那年,何如涵成為一名美術生,開始重新系統學習繪畫。得益于兒時打下的基礎,第一年的學習十分順利。
真正的挑戰開始于進入高三后赴北京集訓的日子。“每天從早到晚與畫板為伴,文化課完全擱置。”但在高壓下,何如涵找到了創作的真諦:“繪畫不是機械式的重復,而在于獨立地觀察與思考。”課堂內外,她將目光流連在一切能夠吸引她的事物上,默默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筆觸展現它們的生命力。2025年春,何如涵以全國第18名的成績取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類專業合格證。
何如涵
重回校園,她只剩下唯一的目標,全力沖刺文化課成績。但面對九個月的知識空白,擺在面前的是更嚴峻的挑戰:文化課成績距離錄取線尚有差距。“允許一切發生,但絕不輕易放棄。”她扔掉以往散漫的學習狀態,開始分版塊學習,并從參加的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考試中查漏補缺,快速找出弱勢所在。“劣勢科目數學要追趕,優勢科目則要超越。”高考放榜日,何如涵終以570分叩開理想院校之門。
這個暑假,何如涵的日程表依然緊湊。“七月發展愛好,學打架子鼓。八月提前了解設計軟件和為四、六級做準備。”她表示,清華美院是新的起點,未來想創作出有個人風格的作品,并爭取出國交流的機會。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