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分鐘,把消防車逼到墻根
7月15日傍晚,遼寧朝陽大凌河景區。兩輛消防車、一輛救護車閃著燈迎面而來,卻被一支千人“紅衫軍”硬生生攔在橋中央。僵持兩分鐘,最后竟是特種車輛先倒車讓行。
視頻一出,彈幕里四個字刷屏:無法無天。
二、我父母也差點穿上那身紅
去年冬天,我媽被鄰居拉去聽“夕陽健走分享會”。
主講人老張,原是企業工會干部,如今自封“團長”。
PPT上寫著:
- 春裝198元、夏裝168元、秋裝218元、冬裝328元,四季“團購價”912元;
- 每月再交20元“音響電費”;
- 老帶新再減50元。
我媽掏錢的理由很樸素:“人家都穿,我不買就成了外人。”
那一刻我明白,這不是買衣服,是買“入場券”。
三、生意鏈:孤獨→流量→鈔票
1. 客源精準:60歲以上空巢老人占比54%,時間多、社交少。
2. 成本極低:服裝批發價不到標價一半,大號音響淘寶1200元,一次性投入,千人分攤。
3. 收益驚人:以千人團為例,僅服裝年流水90萬—120萬,還不算帽子、腰包、贊助旗幟。
4. 風險外包:出事就說“老人自發”,組織者隱身。
四、為什么父母甘愿當“活廣告”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習得性無助”:當個體長期缺乏控制感,會主動尋找一個能給予秩序的集體。
退休、空巢、身體走下坡路,暴走團每天固定時間、固定口號、固定路線,恰好填補了這一心理真空。
只是這一次,秩序越過了法律邊界。
五、讓路,其實很簡單
? 青島:把一段濱海輔路劃為“健走專用時段”,同類沖突下降90%。
? 上海:社區發放“文明積分”,積分可換體檢券,違規一次清零,老人比年輕人還在意。
? 濟南:退休交警當“義務領隊”,既懂交規又有威望,隊伍自然排成單列。
六、寫在最后
我不恨那身紅馬甲,我恨的是有人把它做成鎖鏈,一頭拴住父母的孤獨,一頭塞進自己的錢包。
城市不該只有“禁止”和“勸離”,還需要一條真正屬于他們的安全步道。
如果你也刷到了那條逼停消防車的視頻,別急著罵“壞人變老”,先問問:
我們到底給父母留了多少不花錢、不擾民、不被割韭菜的休閑空間?
留言區聊聊:你覺得暴走團該一刀切,還是給條生路?
【感謝關注,本文為個人見解,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