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村交通安全
“以前開車經過那幾個電線桿子,心里總‘咯噔’一下,生怕蹭上!現在路寬敞了,跑起來真順暢,再不用提心吊膽了!”
近日,五眼泉鎮五石線沿線的村民看著門前道路上昔日的高壓桿線被安全遷走,路面徹底恢復暢通,忍不住對前來回訪的交警豎起了大拇指。同樣感受到出行便利的,還有王家畈鎮樟雙線附近的村民:“路修好了,桿子挪走了,孩子們騎車上下學,我們做家長的也放心多了!”
(王家畈鎮樟雙線桿線治理后)
(五眼泉鎮五石線桿線治理后)
村民們口中的“攔路虎”,正是此前在樟雙線、五石線道路提檔升級后,遺留的4根架空高壓線桿。這些線桿突兀地立在有效路面上,讓原本寬闊的道路瞬間“縮水”,成了急彎陡坡后的“隱形炸彈”。車輛行至此處,必須急剎減速,通行效率大打折扣,更致命的是極易因視線遮擋或操作失誤發生碰撞,釀成嚴重事故,是沿線群眾反映強烈、長期懸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王家畈鎮樟雙線桿線治理前)
(五眼泉鎮五石線桿線治理前)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
面對這一棘手的安全隱患,宜都交管大隊迅速行動,主動擔當起協調樞紐的角色。大隊第一時間將隱患情況通報市交通運輸局、王家畈鎮、五眼泉鎮政府以及電力公司等責任單位,推動建立“一路一策”的整治方案。經過多次勘查選址、方案論證和周密籌備,桿線遷改工程得以高效啟動。施工期間,交管大隊全程護航,科學組織交通疏導,加強施工路段安全監管,確保工程順利推進、過往車輛行人安全。
今年3月和5月,隨著路肩修復、路面清理及擋土墻修建等收尾工作相繼完成,這4處“攔路虎”被徹底拔除!桿線被安全遷移至路外指定區域,道路恢復安全暢通。困擾村民的出行難題,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
以點帶面,深挖隱患
此次成功遷改并非終點。交管大隊以此為契機,聯合市交通運輸局及各鄉鎮,對全市農村公路侵占路面的桿線隱患展開了“拉網式”排查,逐一制定“一桿一策”的精準遷移方案。對于短期內無法完成的點位,大隊嚴格督促責任單位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和堅固的防撞設施,最大限度消除風險,守護群眾“車輪上的安全”。
如今,駕車行駛在樟雙線、五石線上的司機們,再也無需為突兀的桿線提心吊膽。道路寬闊順暢,視野良好,行車安全感和通行效率顯著提升,孩子們上下學的路也讓家長們更加安心。
(交警在五眼泉鎮五石線桿線治理后巡邏、回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此次成功拔除“攔路虎”,是宜都交管大隊踐行“靠前一步、主動作為”服務理念的生動體現,這僅僅是筑牢農村“平安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交管大隊始終將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放在首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協同相關部門,按照“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實用高效”的原則,全力推進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
(交警在王家畈鎮樟雙線桿線治理后巡邏、回訪)
針對村道安防設施薄弱、路網復雜等現狀,建立了多部門常態化聯動機制,各部門密切協作、齊抓共管,重點對事故多發的臨崖臨水、急彎陡坡、視距不良等高風險路段進行“靶向”治理,嚴格落實“整改一處、銷號一處”的閉環管理。下一步,宜都交管大隊將繼續協同發力,不斷織密農村交通安全防護網,讓條條“平安路”真正成為守護鄉親們平安歸家的“幸福路”。
02
宜昌公布三起違規垂釣行政處罰案例
根據《宜昌市人民政府關于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全面禁捕的通告》(宜府發〔2017〕34號),自2018年1月1日起,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省級自然保護區(長江干流葛洲壩至枝城鎮楊家溪江段)實施全面禁捕,禁止一切捕撈行為。近日,宜昌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發布《中華鱘自然保護區違規垂釣行政處罰案例(第二期)》。
案例一
向某某違反禁漁區、禁漁期規定
使用禁用的漁具進行捕撈案
2024年12月6日,市農業農村局收到宜昌市葛洲壩人民檢察院《檢察意見書》,經查,2024年1月24日中午,向某某在宜都長江大橋江北處梅子溪下游附近水域進行捕撈,被宜昌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白洋工業園派出所民警當場抓獲,查獲捕撈工具一套,魚竿1根,翻板鉤一套(釣鉤數8個);漁獲物:白鰱魚1條,稱重5.6千克。
向某某所捕撈的水域位于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屬于禁捕區域;其捕撈使用的工具為《農業農村部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用漁具名錄的通告》(農業農村部通告〔2021〕4號)列舉的10類36種中的第8類第28種“真餌復鉤釣具(釣鉤數7個及以上)”,屬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的禁用漁具。市農業農村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向某某作出罰款2000元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二
趙某某違反禁漁區、禁漁期規定
使用禁用的漁具進行捕撈案
2024年12月6日,市農業農村局收到宜昌市葛洲壩人民檢察院《檢察意見書》,經查,2024年9月11日6時許,趙某某在宜昌市點軍區劉家村一組長江邊水域使用魚竿搭配兩副六口翻版鉤(共計12鉤)捕撈水產品。12時許,被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派出所民警現場抓獲,查獲捕撈工具一套,漁獲物:白鰱魚,稱重4.3千克。
趙某某所捕撈的水域位于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屬于禁捕區域;其使用的工具為《農業農村部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用漁具名錄的通告》(農業農村部通告〔2021〕4號)列舉的10類36種中的第8類第28種“真餌復鉤釣具(釣鉤數7個及以上)”,屬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的禁用漁具。市農業農村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趙某某作出罰款2000元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三
宋某某違反禁漁區、禁漁期規定
使用禁用的漁具進行捕撈案
2025年3月27日,市農業農村局收到宜昌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意見書》,2024年10月24日23時許,宋某某在宜昌市伍家崗區夷陵長江大橋上游50米處江北長江水域使用魚竿搭配八口翻板鉤捕撈水產品。25日3時許,被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派出所民警現場抓獲,查獲捕撈工具一套,漁獲物:草魚,經稱重3.85千克。
宋某某所捕撈的水域位于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屬于禁捕區域;其使用的工具為《農業農村部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用漁具名錄的通告》(農業農村部通告〔2021〕4號)列舉的10類36種中的第8類第28種釣具類中的“真餌復鉤釣具(釣鉤數7個及以上)”,屬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的禁用漁具。市農業農村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宋某某作出罰款2000元行政處罰決定。
來源:三峽日報
03
暴雨、大暴雨又要來了
今年的第6號臺風“韋帕”
正逼近廣東沿海
并一路向西推進
臺風外圍的偏東氣流
會給湖北中西部地區
帶來分散性降雨
天氣趨勢
預計今天(7月20日)晚上
至7月23日
湖北中西部地區
會有分散性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出現
東部將多分散性雷陣雨
受降雨影響
明天(7月21日)
湖北西部地區最高氣溫
降至30℃~34℃
中東部地區高溫天氣仍將持續
7月22至7月23日
湖北大部地區氣溫都將有所下降
最高氣溫降至30℃~36℃
7月24日后
高溫天氣將再度發展
風險預警
今天(7月20日)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湖北省氣象局聯合發布
湖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2025年7月20日8時-2025年7月21日8時,預計三峽庫區(巴東縣中部、興山縣東南部、秭歸縣南部和東部、夷陵區大部),十堰(張灣區東北部、鄖陽區中部和西北部、鄖西縣東北部、丹江口市東南部)、襄陽(谷城縣西部和南部、保康縣北部和南部、南漳縣西南部)、宜昌(點軍區、遠安縣西部和南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西南部)、恩施(利川市西北部),以及其他強降水區域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風險較高,請注意防范。
【溫馨提醒】今晚至7月23日,湖北中西部地區將迎來分散性降雨,局地可能會有暴雨或大暴雨出現,請大家留意當地的預警預報信息,防范因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今明兩天,湖北仍有高溫天氣,請大家盡量避免在戶外長時間活動,謹防中暑。
天氣預報
7月20日8時--7月21日8時,全省晴天到多云,其中鄂西北西部、鄂西南、鄂東南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陣雨,局地大雨或暴雨。最高氣溫34℃~38℃、局地39℃以上,最低氣溫24℃~28℃,偏北風3級、陣風4到6級。
7月21日8時--7月22日8時,鄂西北、鄂西南、江漢平原西部有分散性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其他地區晴天到多云有雷陣雨。省內局地有雷暴大風。最高氣溫西部30℃~34℃,中東部35℃~38℃、局地39℃~40℃,最低氣溫24℃~29℃,偏東風3到4級、陣風5到7級。
7月22日8時--7月23日8時,鄂西北、鄂西南、江漢平原西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其他地區多云有陣雨或雷陣雨。最高氣溫30℃~36℃,最低氣溫24℃~29℃,偏東風3到4級、陣風5到7級。
來源:湖北發布
04
關于高溫天氣下勞動者權益維護的溫馨提示
夏季來臨
高溫天氣持續
勞動者面臨重重“烤”驗
為做好高溫天氣下
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
市人社局溫馨提示
各用人單位、廣大勞動者:
用人單位可以合理調整高溫天氣下勞動者工作時間,用人單位應合理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的戶外工作時間,盡量避開酷熱時段作業,適當增加勞動者休息時間和輪換班次,建立科學的勞動和休息制度,特別是要嚴格落實下列規定:
(一)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時,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二)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三)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要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什么是高溫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哪些人可以領高溫津貼?
只要用人單位安排了高溫作業,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單位的勞動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溫津貼。
高溫津貼的標準是什么?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省衛生廳、省總工會、省稅務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調整高溫津貼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鄂人社發〔2013〕39號)要求,在每年6-9月,按照12元/天的標準向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天氣停工、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待遇。高溫津貼應以法定貨幣形式按時足額發放給勞動者,不得以發放清涼飲料、防暑降溫用品等實物或各類有價證券代替。平臺企業對高溫天氣下接單的戶外勞動者可以給予適當補貼,并可采取延長配送時間等措施,保障網約配送、出行、運輸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注意,防暑降溫飲料、水果等降溫物資不能充抵高溫津貼!
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此外,如果最高氣溫超過了40℃應該停止室外露天工作,并且不能扣減工資。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從事露天作業及在溫度超過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高溫津貼是國家規定的津補貼項目,不是單位福利。高溫津貼的性質屬于工資。支付高溫津貼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單位不發高溫津貼怎么辦?
如果用人單位在發放高溫津貼上違規,勞動者可以向工會尋求幫助,工會組織有權要求用人單位及時改正。此外,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來源:宜都人社
【版權說明】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無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出品:中青文化傳媒
編輯:周月華
審核:黃金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