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306回應高鐵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的話題沖上熱搜第一。
事情起源于有網友發帖稱,高鐵車廂對方便面的食用有相關提醒,“旅客在乘車期間,請不要食用榴蓮、方便面等有濃重氣味的食品。”
查詢中國鐵路12306官網,可以發現“出行指南”中寫明:“旅客列車車廂屬于封閉空間。為創造良好旅途環境,確保空氣清新,旅客在乘車期間,請不要食用榴蓮、方便面等有濃重氣味的食品。”
確實,高鐵車廂屬于全封閉加壓環境,通風系統主要靠頂部出風口循環空氣,不像普通列車能開窗透氣。
但是,對于廣大普通人,“泡面剛需”也不容忽視。高鐵盒飯40元起,還特別難吃。而泡面加鹵蛋也就不到10元。現在消費降級,能省錢才是王道。
一碗60元的高鐵快餐
確實,方便面味兒挺大的。一碗老壇酸菜面,那酸爽味道可以占領整節車廂。
但是,我們不妨想想,這真的是最影響乘客體驗的“痛點”嗎?
作為乘客,我覺得乘坐高鐵的痛點很多。包括但不限于:
鄰座大聲打電話、放視頻;鄰座脫鞋,腳臭;前排乘客把座椅放到最低;“熊孩子”鬧騰;大爺大媽組團直接在車廂里載歌載舞,而且不聽勸。
相比之下,我覺得泡面的氣味實在算不上什么十惡不赦。
人總要吃東西。鄰座吃泡面,并不是為了故意要熏你,首先主觀上就沒有惡意。大家都是乘客,完全可以相互包容一下。不像那些沒素質的外放土味視頻,那就是完完全全的自私。
現在的人,總是對自身權益過于敏感,而不是那么寬容他人的需求。其實,缺的還是溝通和對話,而不是一紙禁令。
道理很簡單,不管你在高鐵上吃什么食物,包括鐵路提供的快餐,都是存在味道的。在新聞評論區,可以看到很多網友吐槽高鐵快餐的價格和口味,甚至有人懷疑高鐵上禁食方便面是為了促使乘客購買高鐵餐食。這倒也不必如此惡意揣測,但是,既然有那么多的網友反對“禁食方便面”,鐵路方面就應當有所行動。
在杭州工作的張女士分享了一個暖心經歷:她在高鐵上泡了泡面,鄰座大爺輕聲說自己對氣味敏感,她立刻端到兩節車廂連接處吃完了。“其實大家不是不能溝通,怕的是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張女士的話點出了關鍵——公共意識、友好溝通才是讓旅途舒適的核心。
在火車上吃泡面,是一代人的旅行記憶。相比于乘務員對車廂內廣場舞的束手無策,方便面的問題其實更容易形成“雙贏”的解決方案。
比如,高鐵餐車別光顧著賣高價盒飯,也要提供像吧臺一樣的座位,讓大家坐下來吃一點自己帶的東西。
比如,高鐵提供的盒飯能不能更經濟實惠一點?
比如,能不能在空氣流通上進行技術革新,不要出現“砸窗透氣”的鬧劇。
鐵路方面總不能該管的管不了,總挑軟柿子捏。一個在高鐵上吃泡面的打工仔,和一個偏要跳廣場舞的老太太,那肯定前者更好管。
高鐵上,既要講規矩,也要講人情。
對那些自私自利、主觀惡意強的,就應該立規矩,該罰就罰。
而對于那些不得已的無奈,就應該講人情,多寬容、多諒解。
不要在該較真的地方寬容,而在該寬松的地方較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