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天仙配》里靈動的七仙女,也是《女駙馬》中智勇雙全的馮素珍。前昨兩晚,黃梅戲名家吳瓊帶著兩部傳唱逾六七十年的經典亮相上海宛平劇院,以醇厚的唱腔、細膩的表演讓戲迷觀眾再度沉醉于黃梅戲獨特魅力之中。
無論是《天仙配》里"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還是《女駙馬》中"為救李郎離家園",都是家喻戶曉的知名唱段,而吳瓊在50年演藝生涯中也唱了千百回。演出前的專訪中,和她聊起如何對經典唱段保持新鮮感,她坦言:”融入真情就能百唱不厭。年輕時候會偶爾感到倦怠,反倒是現在,我珍惜每一次登臺的機會。”
《天仙配》劇照
熱愛,辛苦也覺得快樂
吳瓊與黃梅戲的緣分,始于年少時期。13歲時,她考入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班,從此踏上了黃梅戲的學習與表演之路。回憶起那段時光,吳瓊眼中滿是懷念:“那時候條件很艱苦,但大家都對黃梅戲充滿了熱愛,每天早早地起床練功、吊嗓,雖然辛苦,卻無比快樂。”這段學習經歷,給予她堅實的藝術基礎,也讓她對黃梅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從藝校畢業后,吳瓊憑借出色的表演天賦和扎實的基本功,很快在黃梅戲界嶄露頭角。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駙馬》等經典劇目,以清新脫俗的扮相、甜美的唱腔和細膩的表演,深受觀眾喜愛,成為黃梅戲舞臺上的經典之作。尤其是她在《女駙馬》中飾演的馮素珍,將這個聰慧勇敢、追求自由愛情的女子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吳瓊始終致力于黃梅戲的探索和創新
在吳瓊看來,黃梅戲的魅力在于它的質樸與真實。“黃梅戲的唱詞通俗易懂、旋律優美動聽,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它所表達的情感也是最真摯的,無論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都能讓觀眾產生共鳴。”此外,黃梅戲的表演風格非常細膩,“演員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傳達出豐富的情感。”
大V,緊跟時代潮流
吳瓊在圈內有”吳大膽“的稱號,因其始終致力于黃梅戲的探索和創新,被視作黃梅戲先鋒代表。20世紀90年代,她大膽探索黃梅歌這種演唱方式,將傳統的黃梅曲調和現代流行的音樂融合在一起,形成個人演唱風格的獨特性。
她創排現代黃梅戲《嚴鳳英》,聚焦黃梅戲大師嚴鳳英,通過細膩的筆法,展現了其為追求藝術在情感和理性間一次次的掙扎和抉擇。又主演《太白醉》,反串李白,從旦角轉換為生角,演繹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她還主演黃梅戲音樂劇《貴婦還鄉》,將黃梅戲的唱腔與西方音樂劇的表現形式相結合,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
吳瓊的抖音賬號擁有三百多萬粉絲
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戲曲的境遇有了很大不同,尤其是傳播方式的改變帶來新的挑戰。黃梅戲雖然和曾經的輝煌有著距離,但卻是諸多傳統劇種中較早“破圈”并成功引來Z時代粉絲的。現年63歲的吳瓊緊跟潮流,早早就開通微博賬號,擁有9.3萬粉絲。而在抖音平臺,她更是當之無愧的大V,擁有315.2萬粉絲,累計獲贊4960.8萬。
分享,藝術和幸福密碼
談到如今戲曲演員紛紛登上網絡平臺尋找“出圈”機會,吳瓊覺得這也是對劇種的一種推廣:“畢竟時代不同了,我們的思想也要與時俱進。”黃梅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和傳承,“我們要想辦法讓黃梅戲走進年輕人的生活,讓他們了解黃梅戲、喜歡黃梅戲。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黃梅戲的宣傳推廣,通過各種渠道讓更多的人了解黃梅戲的魅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作出更多符合當代觀眾審美需求的作品。”
吳瓊用幸福婚姻生活詮釋“夫妻雙雙把家還”(此圖為劇照)
在吳瓊的抖音賬號,置頂的都是她和小15歲丈夫阮巡拍攝的短視頻,其中藏著他們婚姻幸福的密碼——”怎樣才算三觀不合?“”最讓人討厭的溝通方式是什么?“”結婚一定要找非常非常喜歡的人,才能抵擋歲月漫長。“哪怕是在網絡平臺,真誠率真的吳瓊也不設防,那些點擊率達數萬的視頻,不是她分享的經典唱段,就是那些溫馨的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日常,她真誠地分享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原標題:《吳瓊:把人人羨慕的《天仙配》的美好“活”成日常》
欄目編輯:沈毓燁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