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春的上海,天氣還帶著些涼意,仿佛冬天的余威尚未完全消散。在那汪偽政府立法院的會議室內,氣氛顯得有些壓抑。
一位男子端正地坐在那里,身上穿著一套剪裁合身十分筆挺的西裝。他面前的桌子上,攤開著一份文件,上面的“清鄉計劃”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此時他手指在桌面上不緊不慢地輕輕敲著,那節奏仿佛是他內心思緒的一種外在體現。
他的目光緩緩地在會場里掃過,那些坐在會場里的一個個身影,都是投敵叛國的家伙,可他的眼神卻平靜得讓人捉摸不透。
這位新晉的汪偽立法委員李時雨,原名李亭芳,1908年出生在黑龍江巴彥縣萬發鎮的紅遠村雌鳳崗屯。小時候因愛讀《水滸傳》,特別崇拜緊要關頭出手相助的“及時雨”宋江,便把原名改成了“時雨”,這個名字伴隨他的一生。
李時雨此刻心中翻涌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思緒和計劃,因為就在昨夜,他剛把這份日偽聯合清剿抗日力量的絕密計劃,通過地下交通線秘密傳往了延安。
李委員,您對這個清鄉方案有什么看法呀?汪偽立法院的院長陳公博突然朝著李時雨發問道。
李時雨不慌不忙地抬起頭來,他輕輕的推了推那副金絲眼鏡,然后緩緩的說道:“院長您英明啊,這計劃制定得非常周全。
不過蘇南那一帶都是水網地帶,我覺得還得應該再調配一些機動船只,這樣就不會再有什么遺漏的地方了。
李時雨提出的這個建議其實考慮得非常周全,可以說沒有一點破綻,陳公博聽完后,滿意地點了點頭。
沒有人能想到,這個表面上看起來李時雨是在為日偽政權效力的補充意見,實際上他是在給新四軍游擊隊的轉移爭取寶貴的時間。
這并不是李時雨第一次在刀尖上起舞。
1934年從北京法政大學畢業后,他受黨組織安排秘密潛入東北軍,從此他便在隱蔽戰線上工作了整整6年之久。
在這些年間,他就像變色龍般不斷更換自己的身份:先是在西安“剿總”第四處當普通中尉,后來又成了天津高等法院的檢察官。
他的每個身份都像一層保護色,讓他像深海里的魚一樣,在敵人陣營里悄無聲息地傳遞著非常重要的情報。
1940年深秋的上海霞飛路,《先導》雜志社的銅招牌在梧桐樹影里時隱時現。
在主編室里,李時雨把剛校對好的最新雜志清樣交給了印刷工人,頁腳空白處幾個不起眼的墨點,其實是他傳遞情報的暗號。
等到門外偽警察巡邏的腳步聲漸漸消失在走廊里,他立即打開了桌底的暗格,取出藏著的電臺零件。
這個看起來表面普通的雜志社,其實早已成為中共地下工作的核心根據點,每期雜志的派送路線,都對應著秘密情報的傳遞情報網絡。
自從陳公博當上了上海市長后,李時雨的官職就像坐火箭一樣往上躥。
保安司令部秘書處長、軍法處長、警察局司法處長……,頭銜多得數都數不清,而且權力網也越織越大,他慢慢滲透到了汪偽政府的核心部門。
有一天,當他收到任命為清鄉委員會上海分會第四處處長的文件時,他突然把自己關在書房里,一整夜都沒合眼。
看著窗外黃浦江上日本軍艦的探照燈晃來晃去,他在加密信里寫下了自己的擔憂:我現在職位太高,太顯眼了,容易成為大家攻擊的目標,怕是要辜負組織的期望。
當李時雨收到延安“大膽往上爬”的指示時,李時雨站在百老匯大廈辦公室的窗前突然明白了什么。
霧中的外灘建筑群就像個巨大的棋盤,站得越高,越能看清對手的每一步棋。
他想起去年救出關在天津監獄的黨員馮驥,當時能營救成功靠的就是檢察官身份開的提審單,又記起往蘇北送電臺時,海關看到他處長證件立馬放行的場景。
權力本身沒有對錯,關鍵是看誰來用它。
從那之后,李時雨升官的速度比火箭更快了。
跟著陳公博去吳淞口檢查防線時,偽軍軍官們說著奉承話,可炮臺位置和部隊人數早已被他默默記在了心里,他當軍法處長時簽的那些提審文件,最后倒成了保護地下黨員的通行證。
汪精衛來上海開重要會議的那一天,李時雨坐在角落,鋼筆在紙上沙沙地寫,表面上記著會議內容,實際上他卻把重要情報都給加密寫進去了。
1945年抗戰剛結束,上海表面看起來非常平靜,其實底下卻藏著驚濤駭浪。
李時雨又玩起了“身份變裝”,這次他居然成功混進軍統內部,當上了上海二站第二組組長。
坐在復興中路掛滿錦旗的軍統辦公室里,他翻著國民黨官員貪污證據,他心里早飛到了解放區。
直到1946年軍統突然來抓人,這位掛著少將軍銜的“國民黨骨干”在法庭上侃侃而談,把審判庭變成了揭露黑幕的舞臺。
當法官判他7年半有期徒刑時,其實旁聽的記者們都沒發現,被告嘴角那抹似有若無的微笑,其實是在迎接即將到來的勝利曙光。
1949年初春,當李時雨踏出提籃橋監獄大門時,黃浦江的風帶著新生氣息撲面而來。
輾轉來到北平后,當他在中央社會部辦公室表明真實身份時,十五年潛伏生涯像電影膠片在眼前閃過,他27歲潛入敵營,41歲重見天日,當年黑發如今已染白霜。
李時雨晚年常靜坐書房,墻上掛著總理親筆題寫的“無名英雄”條幅。1999年歲末,91歲的老人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有這樣一位“深潛者”,他在敵營官至至少將,卻始終心向光明。15年如一日的孤膽堅守,他以行動詮釋了信仰的純粹。
當潛伏于汪偽政權核心時,看似危險的“向上爬”指令,實為穿透迷霧的前瞻布局,最高明的潛伏不是藏身暗處,而是要搶占關鍵高位。
就像在最黑暗的時刻,偏偏要端坐在權力中樞點燃明燈,這種以身涉險的堅守,正是對光明最熾熱的告白。他們用血肉之軀丈量著信念的高度,在絕壁上鑿出通往光明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