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核戰爭,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事兒離我們挺遠的,好像是電影里才會出現的情節。可一旦真發生了,那后果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核彈一炸,瞬間就能把城市夷為平地,后面還有核輻射、環境污染等著你,簡直是人類的大劫難。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咱們國家哪些地方能稍微安全點兒,能讓人活下去?
在聊安全地方之前,咱們得先搞明白核戰爭有多嚇人。核彈的破壞力可不是一般的爆炸能比的,它主要靠三招把人往死里整:沖擊波、高溫、核輻射。
核彈爆炸那一刻,釋放出來的能量會形成超強的沖擊波,速度快得嚇人,能把房子、車子甚至人都撕成碎片。離爆炸中心近的,幾乎沒啥活路。像日本廣島那次,一顆原子彈下去,方圓幾公里內啥都沒剩下,瞬間死了好幾萬人。
爆炸中心的溫度能高達幾千萬度,比太陽表面還熱。核爆后的火球能持續好幾秒,周圍的東西,不管是鋼筋水泥還是人,都會被燒成灰。衣服著火、皮膚融化,這種高溫根本沒法躲。
核爆最恐怖的還不只是當場毀城,而是之后的核輻射。爆炸會把放射性塵埃炸到天上,隨風飄到幾百公里外,水源、土壤、空氣全被污染。人要是吸進去或者吃到被污染的東西,輕則得癌癥,重則當場掛掉。更別提還有基因突變,后代都得跟著遭殃。
廣島和長崎到現在還有人因為輻射病受苦,可見這玩意兒有多狠。
所以,核戰爭一旦爆發,光靠運氣是活不下來的,得找對地方,才能多爭取一點生存的機會。
要說中國哪兒最安全,咱們得從地理位置、人口密度、自然資源這幾個角度去挑。核戰爭爆發后,大城市和軍事基地肯定是首要目標,所以越偏遠、越沒人的地方越靠譜。我挑了三個地方,分別是新疆喀納斯、重慶和西藏,下面挨個兒說說為啥它們能扛得住。
新疆喀納斯在哪兒?它在新疆西北角,阿爾泰山脈的深處,離城市遠得要命,周圍全是高山、森林和湖泊。這地方海拔從800米到4300米不等,地形復雜,人口稀少,壓根兒沒什么工業和軍事目標,核彈打這兒的可能性小得可憐。
喀納斯被大山包得嚴嚴實實,核爆的沖擊波傳到這兒得被山擋掉大半威力。加上高海拔,空氣稀薄,輻射塵埃也不容易堆積。森林和冰雪還能吸收一部分輻射微粒,環境相對干凈。
這兒有喀納斯湖,水清得能直接喝,湖里魚多得抓都抓不過來。山里還有野果、蘑菇、鹿、兔子這些天然食物,餓不死人。冬天雖然冷,但山洞和樹林能遮風擋雨,生存條件不算太差。
喀納斯平時就沒啥人,除了點游客和牧民,連個像樣的村子都難找。核戰爭要是打起來,誰會浪費彈藥轟這種地方啊?所以在這兒躲著,基本不會被盯上。
喀納斯這種地方,天生就是個避難的好選擇,偏遠、高山、資源足,活下去的希望比城市里大多了。
重慶,大家都不陌生吧,西南的大山城。這地方地形奇葩,滿城都是坡坡坎坎,周圍群山環繞,最出名的就是它的防空洞。抗戰時候,重慶被日軍炸得夠嗆,當地人硬是在山里挖了幾千個防空洞,總面積加起來有110多萬平方米。現在這些防空洞還在,關鍵時刻能救命。
重慶的防空洞藏在山體里,墻厚得能扛炸彈,有些入口還特別隱蔽。核爆的沖擊波和高溫進來不了,躲在里面還能擋住最開始那波輻射。要是儲備點水和吃的,在洞里撐個把月沒啥問題。
重慶的地形太復雜,山多坡陡,沖擊波傳到這兒就散得差不多了。放射性塵埃也會被山擋住,不容易堆積在城里。加上有長江和嘉陵江,水源不愁,生存基礎有了。
重慶周圍的丘陵地帶種糧食的地方不少,稻子、玉米都能搞到。城里還有不少工廠和物資儲備,真要打起來,組織救援和分配資源也比別的地方方便。交通雖然不算頂尖,但公路鐵路都有,跑路或者運東西都行。
重慶的優勢在于它的防空設施和地形,核戰爭初期躲洞里,后期還能靠資源撐下去,算是個硬核避難地。
西藏,地球上最高的“大平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被叫做“世界屋脊”。這地方空氣稀薄,氣候冷得要命,人口少得可憐,除了拉薩稍微熱鬧點,其他地方全是荒山野嶺。核戰爭要是來了,西藏絕對是個好去處。
海拔高,空氣薄,核輻射的傳播速度會慢很多,危害也小一些。沖擊波到了這兒也剩不下多少威力,爆炸的熱量還會被冷空氣稀釋。躲在高原上,生存幾率高不少。
西藏人口密度低得嚇人,全區300多萬人,散在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一平方公里才兩三個人。軍事目標也少得可憐,誰會費勁兒去炸這片荒地啊?被攻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西藏有雅魯藏布江,水源沒問題。草原上牦牛、羊多得是,肉和奶都能吃。青稞這種耐寒的糧食也能種,餓不死人。加上藏民本來就習慣了艱苦生活,生存經驗比城里人強。
西藏的優勢是它的高海拔和偏遠,核戰爭的直接破壞到不了這兒,活下去全靠自然條件,夠硬核。
前面三個地方都挺有名,但接下來這個地方,估計很多人沒咋聽過——青海湖。它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周圍全是高山草原,風景美得像畫,可它在核戰爭里的價值才真叫人意外。
青海湖離大城市遠得很,周圍沒啥軍事基地,也沒多少人住。核彈要打目標,肯定先挑人多或者戰略值錢的地方,像青海湖這種旮旯角,誰會管啊?被炸的概率低到不行。
青海湖湖面有3000多平方公里,夠大夠寬敞,沖擊波和輻射傳到這兒就散得差不多了。周圍的祁連山和青海南山還能擋一擋,湖邊的草原和濕地也能減緩塵埃沉積。湖水干凈,能喝能用,生存條件不差。
青海湖里魚多得數不過來,湟魚這種特產隨便撈都能吃飽。湖邊的草場能養牛羊,濕地還有野鴨、野草這些天然食物。冬天雖然冷,但湖邊的地形能擋風,真要躲起來也能撐。
青海湖最大的優點就是它低調,平時沒啥人關注,可一旦核戰爭爆發,這地方的偏遠和資源就能派上大用場。估計很多人壓根兒想不到這兒能救命吧。
就算找到了安全地方,核戰爭后的日子也不好過。輻射、水源、食物這些問題都得解決,不然再安全的地方也白搭。簡單說幾個活命的招兒:
核爆后水源容易被污染,找沒被輻射搞臟的湖泊、河水最靠譜。實在不行,挖地下水也湊合。青海湖、喀納斯湖這種地方的水就很頂。
初期靠罐頭、干糧撐著,后期得學會打獵、釣魚、種地。像西藏的青稞、重慶的糧食、青海湖的魚,都是救命的家伙。
核爆頭幾天輻射最強,躲在山洞、防空洞里最保險。沒洞就找地下室,實在不行用土堆擋著也行。別亂跑,別碰外面的灰塵。
弄個收音機或者衛星電話,隨時聽聽外面的情況。萬一有救援隊或者安全區,趕緊聯系,別傻乎
這些招兒聽著簡單,真干起來得靠腦子和毅力。核戰爭后的世界啥樣誰也不知道,但多知道點總比啥也不干強。
核戰爭這玩意兒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新疆喀納斯、重慶、西藏,再加上鮮為人知的青海湖,這四個地方各有各的優勢,核爆來了能讓人多喘口氣。可說到底,躲哪兒都不如不打仗來得實在。核彈這東西,誰也別想真贏,人類要是真走到那一步,全世界都得跟著遭殃。
咱老百姓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和平日子,別老想著打打殺殺。世界各國要是都能消停點,多想想怎么讓大家過得好,別老琢磨怎么互相炸,誰也不用操心哪兒安全哪兒不安全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