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組織人事報》7月18日刊發(fā)評論文章《滿意度測評豈可定制化》。
以下為全文:
滿意度測評是改進政府工作的重要途徑。然而,部分地方調查滿意度時僅有“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管如何評價都是正面的,還有的提前找會說話、懂配合的人對好“話術”,讓群眾評價失真失實。
在滿意度測評上搞形式主義,反映了“對上交差”“報喜不報憂”的心理,根源是政績觀出了偏差。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切實把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作為衡量政績的標準,以實干代替虛“數”。堅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摒棄“一步到位出成效”的觀念,實行掛圖攻堅,把群眾訴求、建設短板、特色工作等納入“作戰(zhàn)圖”,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贏得政績。
摒棄看數據的考核方式,斬斷“注水”測評的根脈。通過“四不兩直”、明察暗訪的方式,多向群眾了解基層工作情況、黨員干部作風,避免歲末年尾搞突擊檢查、臨到關頭加碼督導,通過以偏概全、以次充好等方式粉飾成績。考核時不走“既定線路”,不看“樣板區(qū)域”,不聽“匯報講解”,主動去問題集中的地方掌握“第一手”資料,督促基層集中精力補齊短板、造福群眾。
善于傾聽意見,方能正視問題。要暢通群眾反饋問題的渠道,完善線上留言平臺、線下信箱投遞等方式,改進問卷調查模式,由“選擇題”變?yōu)椤罢撌鲱}”,不設固定選項,讓群眾在盡情“吐槽”中反映問題、留下意見。變“鍵對鍵”為面對面,對群眾指出的不足制定糾治之策,暢通“問題接受—整改提高—情況反饋”流程,以群眾監(jiān)督倒逼作風轉變。
來源:政事兒
圖源:CFP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