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西藏林芝市米林水電站壩址,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宣布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這項總投資1.2萬億元的超級工程,將建設5座梯級電站,裝機容量達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3000億千瓦時,相當于3個三峽水電站。
該工程的衍生價值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該工程完成后可以替代9000萬噸標準煤的火電站,減排二氧化碳3億噸,直接推動中國能源自給率提升3個百分點。西藏自治區將獲得每年超200億元的財政收入。和電站配套建設的派墨公路將林芝至墨脫通行時間從12小時壓縮至3小時。終結墨脫縣“全國最后不通公路縣”的歷史。
技術層面,工程需在50公里隧洞穿越12條活動斷裂帶,中國為此專門研發了智能巖爆預警系統和自修復混凝土技術,這些成果將移植到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
水電站開工的消息一出,印度媒體集體陷入焦慮。畢竟,雅魯藏布江出境后就成了印度的“生命線”布拉馬普特拉河。該河流為印度東北部提供約15%的水資源,灌溉當地84%的耕地。消息傳出后,印度外交部立即宣稱將“持續監督工程影響”,部分印度網民更在社交媒體揚言“炸毀大壩”。
之所以印度人會這么擔心,原因很簡單:印度自己就是個王八蛋,所以他們把所有人都想象成和他們一樣的混蛋。
在印度,水資源和水壩是一種好用的武器,他們就利用自己處于印度河上游的優勢位置,卡住河流源頭,折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2025年5月,印度水資源部長公開宣稱“不讓一滴水流進巴基斯坦”,導致巴基斯坦70%農田灌溉陷入癱瘓;雨季又突然泄洪引發洪災。975年印度修建法拉卡水壩造成孟加拉國大面積干旱。
但是中國是中國,并不是印度,我們只是利用水資源,但絕對不會把水資源當成武器。雅魯藏布江工程采用“徑流式發電”模式,無大型蓄水庫,90%設施隱藏于地下隧洞,水流最終全部回歸河道,對下游水量影響不足2%。中國已通過多重措施化解爭議。工程配套的智能調控系統可保障下游每秒5000立方米的生態基流,并建立跨境水文數據共享機制。實際運行后,水庫“雨季蓄洪、旱期放水”的功能可使印度阿薩姆邦年均洪災損失減少40%,相當于挽回15億美元經濟損失。中方還提議參考瀾湄合作模式,與印度建立聯合調度機制。
然而印度官方雖然靜默,但是印度媒體選擇性忽視這些方案,轉而炒作“中國在邊境20公里處埋設水炸彈”的地緣威脅。很難不懷疑這是印度政府授意下的行為。
印度的“失眠”本質上是一種戰略選擇。若選擇合作,可依托中國水電調節功能穩定農業灌溉,甚至進口低價綠電緩解缺電危機。若堅持對抗,則面臨雙重代價:既需耗資百億美元升級水利設施應對“臆想中的斷水”,又需承受南亞國家加速接入中國電網的地緣孤立。
目前看來,印度選擇后者的可能性很大,畢竟中國外交部雖然多次強調“水武器化不符合中方利益”,但是這幫以己度人的東西根本不信。
消息來源:李強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并宣布工程開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時政要聞版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