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支撐:
解密檔案1:M-209密碼機操作手冊(節選)
來源:美國國家安全局《冷戰密碼設備檔案》(1975年解密)解密檔案2:陸戰1師第31團作戰日志
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檔案館《長津湖戰役日志》(2001年解密)解密檔案3:志愿軍27軍戰地筆記
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長津湖戰役情報工作記錄》(2008年內部出版)解密檔案4:水門橋空投行動報告
來源:美國空軍檔案館《朝鮮戰爭空運行動》(1954年解密)
解密檔案5:戰后美軍調查報告
來源:美國陸軍部《長津湖戰役檢討報告》(1951年內部文件)
1950年11月28日,朝鮮長津湖畔的新興里,美軍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少將盯著地圖上突然消失的紅色箭頭,眉頭緊鎖。
通訊兵慌張跑來:「長官,第31團級戰斗隊失去聯系!電臺里只有雜音……」
此刻,志愿軍27軍軍部內,偵察科長趙剛正捧著一本濕透的美軍密碼本,對身旁的作戰參謀低語:「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我們是從尸體堆里扒出來的勝利密碼。」
01
長津湖的夜晚,氣溫已降至零下三十度。
志愿軍27軍軍部設在一個廢棄的朝鮮民房里,泥土搭建的墻壁擋不住刺骨的寒風。
軍長彭德清圍著一張破舊的木桌,桌上攤著幾張皺巴巴的地圖。
「美軍又開始調兵了。」
通訊參謀拿著一份剛剛截獲的電報,臉色凝重。
彭德清接過電報,紙上全是毫無規律的英文字母組合。
「QWERTXZXCVBNASDFGH……」
他讀了幾遍,搖搖頭。
「還是那套鬼畫符。」
偵察科長趙剛從角落里走過來,手里拿著一本厚厚的冊子。
「軍長,這是我們從戰俘口中問出的美軍密碼規律。」
彭德清翻開冊子,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分析。
「美軍用的是機械密碼機,每天更換一次密鑰。」
趙剛指著其中一頁,「問題是,光知道這個沒用,我們得找到具體的密鑰表。」
正說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
偵察連長王強推門而入,身上的軍服沾滿了血跡。
「報告軍長,新興里戰斗結束,殲敵一個加強排。」
彭德清點點頭:「傷亡如何?」
「我們犧牲三人,重傷五人。」
王強頓了頓,從懷里掏出一樣東西,「不過,有個意外收獲。」
他遞過來一本濕透的小冊子,封面印著「M-209」幾個字母。
趙剛接過來,仔細查看。
冊子被血水浸透,大部分頁面粘在一起。
「這是從一個美軍尸體上找到的。」
王強解釋道,「那家伙胸口中了三槍,死的時候還緊緊抓著這本冊子。」
彭德清湊過來看,「這是什么?」
「密碼本。」
趙剛的聲音有些激動,「扉頁上寫著M-209,這是美軍密碼機的型號。」
他小心翼翼地翻開內頁,大部分密鑰表都被撕去了。
只剩下幾頁殘缺的記錄,上面有一些數字組合。
「可惜了,關鍵的密鑰表都沒了。」
王強嘆了口氣。
趙剛卻突然眼前一亮。
「等等,你們看這個。」
他指著冊子夾層里的一張便簽,上面用鉛筆寫著:「11月27日,第31團用'老鷹'代號」。
彭德清看了看便簽,又看了看殘缺的密鑰表。
「這能破譯他們的密碼?」
「有可能。」
趙剛點點頭,「我需要時間研究。」
02
趙剛在油燈下工作了整整一夜。
桌上擺著那本血染的密碼本,旁邊是從戰俘身上搜到的美軍日記、地圖和各種文件。
他一遍遍對照著殘缺的密鑰表,試圖找出規律。
M-209密碼機是美軍的標準裝備,通過滾筒和插板的組合生成密鑰。
每天的密鑰都由六組三位數字組成,理論上有幾千萬種可能。
但趙剛發現,那張便簽上的信息很關鍵。
「11月27日,第31團用'老鷹'代號。」
他查看了繳獲的美軍日記,發現美軍習慣用日期加代號的方式生成密鑰。
比如11月27日,就是1127。
「老鷹」對應的可能是某個數字。
趙剛從另一份文件里找到了美軍的代號表。
「老鷹」對應的數字是05。
這樣,11月27日第31團的密鑰前兩組數字可能是:112705。
但還需要后面四組數字。
趙剛繼續翻查資料,發現美軍還有一個習慣:用部隊番號作為密鑰的一部分。
第31團的番號是31,可能對應310或031。
這樣推算下來,11月27日第31團的完整密鑰可能是:112705031xxx。
但最后三位數字仍然是未知數。
趙剛拿起鉛筆,開始在紙上演算。
M-209密碼機的密鑰生成有固定的數學規律。
通過已知的九位數字,可以推算出最后三位。
但這需要大量的計算工作。
趙剛算了幾個小時,手指都凍僵了。
他想起軍部有一臺手搖計算機,可以提高計算速度。
但當他去找的時候,通訊兵告訴他:「科長,計算機昨天被美軍轟炸炸壞了。」
趙剛看著手中的密碼本,心里有些沮喪。
沒有計算機,單靠人工計算,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而戰況瞬息萬變,時間就是生命。
就在這時,王強又帶來了一個消息。
「科長,我們在美軍廢棄的指揮部里又發現了一些東西。」
他拿出一個帆布包,里面裝著各種文件。
「這是從一個美軍軍官的行李箱里找到的。」
趙剛打開包,發現里面有一本完整的密碼本。
封面上印著「備用密鑰表」幾個字。
他激動地翻開,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密鑰組合。
「這是11月份的完整密鑰表!」
王強也很興奮:「這下能破譯他們的密碼了?」
趙剛點點頭,但臉上的表情又變得凝重。
「問題是,美軍肯定會意識到密碼泄露。」
「他們很可能已經開始更換密碼系統了。」
果然,就在這時,通訊兵跑過來報告:「科長,剛截獲美軍電報,他們全師開始更換密碼機!」
趙剛握緊了手中的密碼本。
時間窗口正在迅速關閉。
他必須搶在美軍完全更換密碼之前,破譯出最關鍵的信息。
03
沒有計算機,趙剛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
他找來了繳獲的美軍計算尺,這是美軍工兵用來測量的工具。
雖然精度不高,但至少能幫助計算。
「王強,你來幫我。」
趙剛把計算尺遞給王強,「我說數字,你來算。」
王強接過計算尺,雖然不太會用,但還是點點頭。
「1127乘以05,再加上031。」
王強在雪地上蹲下來,用計算尺仔細計算。
寒風吹過,他的手指很快就凍得發紫。
「結果是……56385。」
趙剛在紙上記錄下來,然后繼續下一個計算。
就這樣,兩個人在雪地里計算了三個小時。
王強的手指已經凍傷,但他沒有停下。
「科長,我覺得手指沒知覺了。」
趙剛看了看王強的手,手指已經青紫。
「先暖和一下。」
王強把手放在懷里暖了一會兒,然后繼續計算。
他們終于算出了11月28日的密鑰組合。
趙剛拿起剛截獲的美軍電報,開始嘗試破譯。
經過反復試驗,一些英文單詞開始顯現出來。
「31st…Combat…Team…」
「第31團級戰斗隊!」
趙剛激動地繼續破譯。
「Withdraw…Route…Sudong…Bridge…」
「撤退路線……水門橋……」
電報的內容逐漸清晰起來。
美軍第31團級戰斗隊準備沿著湖東公路撤退,凌晨三點通過水門橋。
這是一份完整的撤退計劃!
趙剛立刻跑去找彭德清。
「軍長,破譯出來了!」
彭德清正在研究地圖,聽到趙剛的話,立刻抬起頭。
「說。」
「美軍第31團級戰斗隊今晚凌晨三點會經過水門橋。」
趙剛把破譯的內容說了一遍。
彭德清看著地圖上的水門橋位置,眼中閃過精光。
「這是個絕佳的伏擊點。」
他立刻召集各團團長開會。
「59師177團6連,立即前往水門橋南側高地設伏。」
「記住,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守住這個陣地。」
177團團長王萬成接受了任務。
但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軍長,天氣這么冷,部隊能堅持多久?」
彭德清看著窗外的雪花,表情嚴肅。
「就是凍死,也要完成任務。」
「這是改變戰局的關鍵一戰。」
王萬成點點頭,帶著6連出發了。
但就在這時,通訊兵又帶來了一個消息。
「軍長,剛截獲美軍電報,華盛頓給史密斯發了急電。」
趙剛接過電報,快速破譯。
「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水門橋,等待空投橋梁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