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只顧提拔法正,冷落了這一頂級謀士,他若搭配諸葛亮,蜀漢可興。
益州劉璋麾下,存在著四個頂級謀士,按照劉備的重用程度來排名的話,分別是:法正、劉巴,李嚴和黃權。來分別對比下。
法正,官至尚書令,其地位有一段時間內甚至超越了諸葛亮,成為了劉備的頭號參謀長。法正的性格很鮮明,睚眥必報,但嘴巴很甜,很會給主公劉備以情緒價值,《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法正要是壽命長,劉備托孤的人選必然是:諸葛亮+法正。
劉巴,《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劉巴為尚書,后代法正為尚書令。法正一死,就是劉巴擔任尚書令,不用多說,劉備自然很重用劉巴了,夷陵之戰(zhàn)也是帶上了劉巴。可惜托孤前劉巴死了,不然劉備托孤的人選必然是:諸葛亮+劉巴。
李嚴,《三國志》記載:章武二年,先主征李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最終劉備托孤的人選是:諸葛亮+李嚴,可惜明顯所托非人了,這個李嚴到了蜀漢后期完完全全是副作用的。諸葛亮讓李嚴去鎮(zhèn)守漢中,李嚴非不去,就想割地自治,然后享享清福,根本不想北伐。甚至李嚴連糧草運輸一事都搞不明白,連累了諸葛亮前線的北伐戰(zhàn)事,純屬副作用。
黃權,黃權正是那個被劉備冷落的頂級謀士,黃權和法正的表現(xiàn),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啊,法正對劉備非常非常捧,黃權對劉備基本沒啥好感,還給劉備甩臉色看。《三國志》記載:及先主劉備襲取益州,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黃權閉城堅守,須劉璋稽服,乃詣降先主劉備。
黃權的行為處事,就是以忠義為本,就是剛,嘴巴不甜,不會說漂亮話。黃權是在原主公劉璋宣告投降之后,黃權才去面基了劉備,這一做法的確也沒毛病,但劉備心里肯定不爽啊。就你黃權清高唄,就你黃權不服我唄,法正、李嚴、劉巴都歸順我了,你黃權還這么囂張。于是,劉備就給了個偏將軍的軍銜。
黃權一直都在被劉備冷落,最高官職也就護軍、治中從事,完全比不過法正、劉巴和李嚴。就連夷陵之戰(zhàn),黃權也要跟劉備唱反調,劉備就又把黃權冷落了,《三國志》記載:先主不從,以黃權為鎮(zhèn)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
黃權就是嘴巴不會順從,導致一直被劉備冷落,但其實黃權是有真材實料的,而且是非常忠心耿耿的。他若搭配諸葛亮,代替李嚴,蜀漢或許可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