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泰國旅游勝地芭堤雅的一家餐廳內,發生外國游客群毆事件。當地警方逮捕了數名肇事者。
群毆現場視頻被人發在TikTok上,只見參與者清一色為男性,多赤裸上身,半身滿滿紋身。乍看,還以為古早時期的日本黑社會呢。
一開始,有部分不明真相的泰國自媒體報道稱,是“中國游客和中國游客之間互毆”。
由于視頻里的現場傳出“西八”聲,于是又有部分泰國自媒體自動腦補,稱是“中國游客和韓國游客互毆”。
接著,聞到味兒的韓國媒體來勁了。它們加工了一番,就報道稱是“中國人冒充韓國人,在泰國斗毆,毀壞韓國人名聲”。
然后嘛,精彩的標準打臉反轉來了。
7月16日,泰國警方“再次”發通告:經調查確認,4名肇事者均為韓國國籍,無中國人參與。該事件系韓國游客內部矛盾引發,同桌用餐的同伴因發生口角,進而升級為肢體沖突。
據悉,事發餐廳向肇事者索賠10萬泰銖(折合人民幣約2.3萬)的經濟損失。肇事者已支付賠償金。
此外,泰國警方以“公共場所斗毆”罪名,向這4名韓國人提起訴訟。處以罰款后釋放。
泰國警方只有再次把話說明說透,才能掐死韓媒造謠甩鍋的企圖心。
這樣的打臉反轉,讓《中央日報》《朝鮮日報》等主流韓媒和韓網鄉民一下子180度大變臉。從憤憤不平“中國人要害我”,變成怒罵“韓國之恥”。
更恥的還在后面呢。韓國人最不愿讓日本人看自己笑話,現在這事兒鬧得,日網也議論開了。
所謂“韓國之恥”,是正常操作吧。有什么不可思議的。
說實話,挺意外的。
在人前大聲說話、插隊的,竟然還有“羞恥”感呢。
不是“韓國之恥”,而是“全世界之恥”
永不改變的日常操作。
反過來,要是啥都沒發生才稀奇。還是這么想的好,這樣的話,心理沖擊能輕點兒。
情緒跑在常識前面的典型例子。
就算支付了損害金額,愚蠢行為也不會消失。
“熟人之間”這就更羞恥了。
韓媒和韓網鄉民被反轉打臉,純屬不長記性。去年,4名韓國人組成的盜竊團伙,冒充中國人在泰國潑水節上偷東西那事兒,這么快就忘了?
2024年4月13日,泰國清邁警方在清邁河附近抓獲一個外籍盜竊集團。他們趁著潑水節人多,反復實施偷盜、搶劫。這個盜竊集團由朱斗滿、申富國、洪呈福、李哲賢等4名韓國男性組成。
朱斗滿被警方抓住
該團伙在潑水節活動現場鎖定一名戴大金鏈子的泰國老大爺。
4人分工合作:2人負責轉移大爺的注意力,擋住路人視線。另2人用鉗子剪斷大爺的金鏈子。
豈料,被路人撞見,并當即報了警。四人當場分頭逃竄。
朱斗滿在附近被警方抓住。申富國在清邁國際機場起飛離境前被逮捕。之后,洪呈福、李哲賢也被逮捕歸案。
申富國在機場被截住
4人一開始自稱是中國人。警方從賓館房間搜出護照,證實他們是韓國人,并確認了四人的真實姓名。
同時,警方還從房間里搜出一根15.16g重的金項鏈,一尊價格不菲的精美金佛。
去年的這個大丑聞,不僅同樣傳到日本,還被旅泰日本大V當作“警示案例”,告誡計劃赴泰旅游的日本人:潑水節期間,賊多,尤其注意韓國人盜竊集團。
一模一樣的笑話,2025年又鬧一遍,真服了棒棒。甭管是肇事者自己冒充,還是韓媒一廂情愿栽贓,被泰國警方抓住了,一查就露餡兒,真不懂棒棒們咋想的。
7月20日,“韓國人裝中國人在泰國打架”在中國各大平臺登上熱榜。
這盛景,如棒所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