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新加坡樟宜機場創下排隊50米紀錄的云海肴,這個被無數食客追捧的云南菜品牌,如今卻因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問題跌落神壇。2025年7月2日,新加坡國家法院的一場庭審,將這個網紅品牌再次推向風口浪尖。
云海肴首席執行官呂志韜在法庭上低頭認罪的畫面,為2024年那場震驚餐飲界的事件畫上了階段性句號。而這,僅僅是這個品牌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屢屢"失足"的最新一例。
觸目驚心的食物中毒事件
時間回溯到2024年7月30日,一個看似平常的工作日。字節跳動新加坡辦公室的員工們像往常一樣享用了云海肴供應的午餐,卻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一場噩夢。
午餐后不久,員工們陸續出現劇烈腹痛、持續腹瀉和反復嘔吐等癥狀。辦公區內一片混亂,急救電話此起彼伏。最終統計顯示,共有130名員工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其中近60人情況嚴重,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新加坡食品局迅速展開調查,很快鎖定了"元兇"——云海肴供應的爆炒雞丁。檢測結果令人震驚:這道菜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含量達到每克20萬個菌落形成單位,而新加坡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的上限僅為每克100個。這意味著,云海肴提供的菜品細菌超標整整2000倍!
更令人作嘔的是,執法人員在對云海肴納福城分店進行突擊檢查時,在貨架后的塑料墊下發現了十多只活蟑螂。這樣的衛生條件,難怪會釀成如此嚴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品牌發展歷程中的陰影
回溯云海肴的發展史,這個2009年在北京后海起步的餐飲品牌,曾經確實創造過令人矚目的成績。四位創始人中,有在校大學生,有剛畢業的職場新人,有轉行的軟件工程師,還有連續創業者。他們用十年時間將云海肴打造成擁有200多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元的餐飲巨頭。
然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后,食品安全隱患始終如影隨形。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云海肴早已被多地監管部門多次點名。
2023年9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的食品安全問題企業名單中,云海肴赫然在列;
2022年9月,北京崇文門店因后廚衛生問題被罰款2.5萬元;
2022年4月,北京某門店因食品貯存問題被警告;
2020年12月,天津南京路店因違規變更經營許可被警告。
國內外雙重危機
作為云海肴出海的第一站,新加坡本該是其國際化戰略的"樣板間"。2019年樟宜機場首店開業時,排隊人龍蜿蜒50米的盛況還歷歷在目。隨后品牌在新加坡布局5家門店,并于2024年7月進軍馬來西亞市場。
但如今,這些擴張成果都被蒙上了陰影。新加坡法院雖然接受了云海肴的認罪,但地區法官表示需要更多時間評估事件造成的損害程度,包括受害者的傷情、醫療干預情況等。案件將延期至7月17日宣判。
在國內,云海肴同樣面臨著嚴峻的信任危機。在餐飲行業,"網紅"標簽從來不是免死金牌。當消費者發現,他們追捧的網紅餐廳連最基本的都無法保證時,用腳投票就成了必然選擇。
深刻的行業警示
這起事件給整個餐飲行業敲響了警鐘:
- 食品安全是餐飲企業的生命線,沒有任何妥協余地;
- 快速擴張必須以完善的管理體系為支撐;
- "網紅"光環終會褪去,唯有品質才能贏得長久發展。
云海肴的案例告訴我們,在餐飲這個關乎人們生命健康的行業,任何對食品安全的輕視都會付出慘重代價。如今,擺在云海肴面前的不僅是法律制裁,更是重建消費者信任的漫長道路。
畢竟,一個連基本衛生標準都達不到的餐廳,再多的營銷噱頭、再響亮的品牌名聲,最終都只會成為行業教科書中的反面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