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有初中生的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聊聊初中生情緒低落這事兒,我給大家分享五個能讓暗夜發光的親子密碼。
首先,別一上來就問“為什么”。你家孩子要是突然縮在課桌角落,書包里還藏著皺巴巴的試卷,這時候可別急著問“為啥考砸了”。咱把“診斷模式”換成“觀察模式”。你瞧瞧,他最近是不是晚飯后老消失半小時?書包側袋的橡皮擦是不是都被捏出凹痕了?這些小細節就像情緒的密碼本,比直接質問管用多啦,能讓對話的大門“哐當”一下就打開!
接著,得打造個情緒急救箱。咱準備三個“情緒急救包”:一個活力包,里面裝滿跳繩、解壓泥和漫畫;一個治愈包,裝著熱可可配方和星空投影儀;還有個勇氣存折,上面寫著“今天我勇敢了”。孩子要是突然摔門,咱別在那兒說教,直接遞上一張寫著“需要15分鐘獨處時間”的卡片。有時候啊,理解可比拯救重要多了!
然后,咱用用三明治溝通法。就用“事實 + 感受 + 選擇”的三明治結構來化解對抗。比如說“我注意到你這周三次沒參加籃球訓練(這是事實),上次你說特別喜歡和隊友們一起(這是感受),接下來想聊聊還是先去喝杯熱奶茶?(這是選擇)”。這種結構就像柔軟的云朵,能讓尖銳的對話變得輕飄飄的。
再就是制造情緒溫度計。咱在冰箱貼上彩虹色情緒貼紙,每天睡前讓孩子選一個顏色。紅色代表“今天被數學題氣炸了”,藍色是“和同桌和好啦”。要是孩子把黃色貼紙換成灰色,咱別追問原因,來個“情緒天氣預報”:“嘿,烏云里藏著明天的彩虹呢,要不要一起畫出來?”
最后,建立個秘密基地。在陽臺角落弄個“情緒樹洞角”,就用舊沙發、毛絨抱枕和沙漏計時器整一個。咱約定好,當沙漏流沙過半,不管在干啥都得暫停。這可不是懲罰,是給孩子設置情緒緩沖帶。孩子主動坐進樹洞角,咱別問“怎么了”,默默放上一條溫熱的毛巾就行。
咱得知道,青春期的迷霧一籠罩,父母需要的不是手電筒,而是會發光的螢火蟲。孩子書包夾層的紙巾、突然消失的早餐牛奶、寫滿涂鴉的草稿紙,這些都是孩子在黑暗中發出的求救信號。咱蹲下來看看世界,就會發現,每個情緒低落的孩子,都在等一束不刺眼的星光呢!大家趕緊試試這五個親子密碼吧!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心理咨詢師、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