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否會訪華,并參加九三閱兵的事,正備受外界輿論關注。
如今,中方似乎真的在進行相關準備了。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動于7月10日至18日在福州和北京兩地舉行。對此,人民日報就發表了一篇題為《歌唱和平,共同書寫中美友好的新故事》的文章。
文中除了提及中美關系發展,呼吁排除干擾,為兩國人民來往交流提供便利之外。還特別提到了歷史上的中美合作,比如“在二戰期間,中美曾并肩抗擊法西斯,共同為世界和平與正義而戰”,稱兩國人民在共同抗擊日軍的過程中鑄就了血與火的友誼。
因為中國突然借民間交流活動,引申到對中美關系的未來展望,還特別提及“中美并肩抗擊法西斯”等有關抗戰的表述,所以引發外界猜測,這或許是在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參加閱兵活動做理論鋪路。
在此之前,其實日本媒體就報道稱,中國計劃邀請特朗普訪華并參加閱兵活動。只不過這個消息,并沒有得到外交部的證實,但注意,外交部對此也沒有直接否認。
之后,中美元首舉行通話后,特朗普公開表示他已經收到了中方的訪華邀請。美媒也表示特朗普已準備下半年訪華,還將帶著一個龐大商業代表團,但具體訪華時間則并沒有具體說明。
此間種種無不表明,特朗普下半年訪華基本沒得跑,只是時間上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
對于邀請特朗普訪華并出席大閱兵活動,無疑對雙方都是有利的,若真把他請過來,不僅能讓中美兩國重溫共同抗擊法西斯的輝煌歷史和血與火的友誼,同時也有利于中美關系發展,對地域局勢乃至世界和平都是巨大利好。
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接受中方的訪華邀請,確定將會訪華并出席中國閱兵活動。若特朗普能來,也可推進美俄元首舉行線下會晤,有利于俄烏戰爭的終結與和平曙光的降臨。更何況中美俄三國還可以舉行元首會晤,通過在北京的這個外交平臺,也可以給當前日漸惡化的全球局勢注入穩定劑。
對于特朗普是否會參加中國閱兵活動,以及中美俄是否會在北京舉行高層會晤一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就在7月20日表示,克里姆林宮對于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元首是否會在中國即將舉行的二戰紀念活動上,舉行可能的會晤沒有任何評論。
俄羅斯這里的沒有任何評論,其實可以用“客隨主便”來解釋,若中國真的邀請了特朗普,那俄羅斯對舉行會議將是持開放態度。若最終選擇不邀請,俄羅斯也不在意,畢竟普京此行訪華的主要任務是拉近中俄關系。
不過,若真的出現特朗普9月訪華的情況,那最尷尬的將會是日本以及韓國。日本不用多說,因為閱兵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日本作為侵略者,身為其盟友的美國卻參加活動,日本自然會感到尷尬和難受。
而韓國方面,則是因為韓國總統李在明剛剛選擇了不會參加中國閱兵活動。
韓聯社7月19日報道,中方曾通過外交渠道,詢問韓國總統李在明是否出席九三閱兵等紀念活動。但在經歷一番權衡后,李在明政府已經表示可能不會參加。目前韓國方面正在考慮由國家禮賓排序第二的國會議長禹元植代為出席。
李在明選擇不出席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韓美同盟等因素,認為出席活動不太合適。因為李在明不希望美方部分人士不要將他誤解為“親華”總統,這樣對韓國接下來與美交往不利。
韓國目前面臨著在經濟和安全議題上需要和特朗普政府進行艱難的談判。
經濟上,特朗普政府日前已經發出關稅信函,明確要對韓國加征25%的“對等關稅”,以韓國現在的處境,除了降低姿態與美國談判討價還價,爭取盡量少加點稅之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而安全議題上,特朗普政府正不斷施壓韓國增加軍費開支,以及更多地負擔駐韓美軍費用。同時李在明也將收回戰時指揮權當作自身執政目標。無論是頂著美國施壓增加軍費的壓力,還是收回戰時指揮權,都不是容易的事,韓國也必須討好美國,才有可能有一絲希望達成目標。在美韓元首目前仍未會面的情況下,李在明政府必須要將韓美同盟放在首要位置,不出席中國閱兵活動也并不奇怪。
只是,若特朗普接受邀請訪華,那么選擇拒絕的李在明,恐怕就得面臨比較尷尬的處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