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瑞典實施了一個新的紡織品回收法,禁止把紡織品扔進生活垃圾,要求把所有的紡織品都分類處理,全部交給市政府的回收站或者非營利組織來進行二次銷售或者捐贈給需要的人。但這項新法律在實際操作中給市政府和非營利組織造成了很多困擾。
非營利組織收到大量無法轉售的紡織品,市政府的回收箱里也堆滿了無法回收再利用的紡織品,比如破舊的廉價衣服,有污漬的布料和破洞的襪子。
氣候與環境部長Romina Pourmokhtari告訴媒體:“已經有多個市政府都呼吁居民將這些破爛、有污漬的衣物直接扔進垃圾桶。”()
為了緩解這個問題,瑞典政府將在10月1日推出法律修改,明確像破洞的襪子、有污漬的布料和穿舊的衣物這些都是可以直接扔進生活垃圾的。環境部長說:“需要被回收的主要是那些能夠再使用和二次銷售的紡織品。生活垃圾隨后會被用于熱能和能源生產,因此這些廢棄物還是會有用途的。”
瑞典電視臺(SVT)的記者給一條破爛的褲子和一件上衣的口袋里裝上追蹤器之后扔進了瑞典南部城市馬爾默的一個紡織品回收箱里。它們跟蹤這些衣物之后發現他們先是用大卡車運輸150公里到了Karlstad港口,然后又坐了400公里的船之后來到了立陶宛的港口,然后又坐車300公里來到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在立陶宛的一家工廠,工人們把這些紡織品進行分類,然后絕大部分都會被機器切碎,然后送到當地的一家水泥廠做燃料用。
記者問:“所以這些紡織品原本是可以在瑞典當地燒掉的,但我們卻把它千里迢迢送到立陶宛去燒?”
立陶宛回收工廠的負責人回答:“是的。對于破舊的紡織品目前我們也沒有什么更好的用途。”
參考新聞:
https://www.svt.se/nyheter/inrikes/lagen-andras-strumpor-kan-slangas-i-soporna
付費推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