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
“零”增違法用地
金山有獎
近日,金山區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使用費收繳的操作口徑(試行)》(金規劃資源〔2025〕63號),提出基礎設施及公益性項目指標費免繳情形,大幅降低用地成本,加快項目落地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件首次對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無新增違法用地的情形設立指標費免繳獎勵政策,以正向激勵原則,在制度方面統籌守底線和保發展,在舉措方面統籌“控新增”和“消存量”,在績效方面統籌政治賬和經濟賬,調動各街鎮自覺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地執法,從“被動發現”到“主動防控”,從“要我改”到“我要改”,對本市探索多元舉措夯實耕地糧食安全,保護超大城市“菜籃子”“米袋子”邁出改革新步伐。
關切街鎮發展核心目標
統籌守底線和保發展
金山區是上海市涉農大區,“十五五”期間耕地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同時,又正處于落實“南北轉型”戰略要求和推進“三個灣區”建設重要階段,基礎設施及公益性民生項目建設直接關乎城市品質提升與創新轉型,根據調研分析,街鎮每年有大量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需負擔較高的用地成本。
在此背景下,金山區圍繞“保護資源、保障發展”雙重目標積極破題,一方面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激勵基層內生動力加強耕地保護,加快推進違法用地整治,另一方面以土地成本減法換發展動能加法,通過免繳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使用費,大幅降低土地取得成本,加快基礎設施及公益性項目落地效率,高效利用土地資源保障城鎮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激勵土地執法核心動能
統籌控新增和消存量
土地執法是嚴守耕地保護的“神經末梢”,也是最后一道防線,而街鎮是違法用地“早預防、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置”的第一方陣和土地執法“最后一公里”。當前,金山區違法用地整治到了“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為錨定轉型發展目標,樹立“獎懲并重”鮮明政策導向,打通耕地保護、土地執法和用地指標三協同,明確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無新增違法用地或已完成整改均能享受指標費免繳獎勵,推動執法方式靠前監督,違法用地壓茬整改,探索構建超大城市耕地保護新路徑,實現土地資源高質量利用的新局面。
釋放耕地保護核心價值
統籌政治賬和經濟賬
耕地保護是我區開展規劃土地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金山區規劃資源局主動牽頭聯合區財政局和區發展改革委,建立清晰、量化、可操作的激勵機制,將街鎮在耕地保護和永久基本農田違法整治方面取得的成效與其承擔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掛鉤,助力基層土地執法工作實現政治價值、經濟價值雙提升,加快實現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違法用地逐步“清零”,形成“強保護”與“降成本”雙贏局面。
一圖讀懂
文件主要內容
通訊員:姚麗華
編輯:俞蘿寅
責編:俞蘿寅、俞嵐婷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