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極氪汽車陷入了一場有關“0公里二手車”的輿論漩渦。
所謂的“0公里二手車”,是指那些已完成過戶、已上交強險,但并未真正交付消費者使用的車輛。車企靠著“限時優惠”“全新現車”、“限時一口價”等話術,把它們當作新車來賣。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極氪的操作里藏著更復雜的門道。
2024年12月,極氪在深圳、廈門的銷量突然暴漲,深圳環比增長377.5%至4321輛,廈門增長647.8%至2767輛,其中公司戶銷量占比超86%和90%。
據披露,這些車輛先以公司名義上牌,再通過第三方公司流轉到消費者手上。這樣做既消化了庫存,又虛增了銷量。
對此資深銷售的話點破了玄機:“都是為了沖刺數據和粉飾財報。”
要知道,交強險數據是行業和資本市場看銷量的風向標,數據好看了,估值、融資也都好辦了。
車企為何甘冒大險炮制“虛假繁榮”?
答案或許藏在賬本上。此前為了沖刺IPO的哪吒汽車就被曝出2023年公司戶銷量占比從8%飆升至63%,個別城市甚至高達95%!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說過,這是“行業怪象”,是激烈競爭逼出來的庫存消化手段。
可如此一來,消費者卻成了冤大頭。花新車的錢買二手車,不僅“首任車主權益”只能靠一紙補充協議勉強維系,而且將來再賣就成了三手車,殘值貶損是板上釘釘的事。行業律師表示,這已經涉嫌消費欺詐。
更麻煩的是行業亂象的蔓延,有專家估計如今的“0公里二手車”可能占了二手車交易量的5%到8%,但數據卻沒被統計進去,成了灰色地帶。
7月20日下午,極氪對此類報道發表了相關聲明,表示所謂的“0公里二手車”屬于展車,是合規車,銷售也是正常商業行為。與此同時,極氪還將對違規終端發起調查。
極氪的故事還在發酵,管理層變動、私有化退市的時間點都透著微妙。
但比一家企業的命運更值得關注的是,當“0公里二手車”成了公開的秘密,所損害的不只是消費者的錢包,更是整個市場的信任,而這些操作早晚會變成企業財務里的“未爆彈”。
眼下,那些維權的車主們還在等著一個公道,市場也亟需更清晰的規則。
畢竟,數據游戲終會破滅,而信用一旦崩塌,再炫目的銷量數字也撐不起一個品牌未來。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