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0日)下午,第五屆“保利之夏”上海(國際)童聲合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舉行。為期4天的合唱節,以“天籟無界,歡樂同歌”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30余支合唱團、千名少年參與。
“原來我還能這樣唱!”
在悠揚的樂聲中,一個個合唱團陸續登臺,孩子們用純凈的童聲傾情演繹了多首合唱曲目,包括《賣報歌》《Try Everything》《飲湖上初晴后雨》等,或靈動歡快,或溫柔婉轉,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童真的音樂世界。
上海保利大劇院童聲合唱團國際交流團團員肖潔告訴記者,今年是她第三次參加合唱節,每一次經歷都帶給她成長,“第一次參加時我特別緊張,但經過這幾年的鍛煉,我變得越來越自信,唱功也進步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我們整個團隊越來越默契、團結。”
合唱節期間,主辦方還特別邀請了多位國內外藝術大師與孩子們面對面交流,分享寶貴的音樂心得與舞臺經驗。近距離的大師點撥,也讓選手們對今后的音樂學習受益匪淺。
“在上大師班時,老師指導我唱歌時要一直看著指揮,嘴巴也要張大,這樣聲音才能響亮,每個詞也能唱得更清楚。”來自嘉定新城普通第二小學云雀童聲合唱團的陳宥嘉說道,“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合唱節,我覺得很好玩,也學到了很多新技巧。”
“收獲了比成績更珍貴的”
最終,評審團根據合唱團的基礎能力、聲音技巧、藝術表現等方面給予評分,最終產生金銀獎、優秀指揮、優秀伴奏、優秀組織獎及評委會特別獎等獎項。
“今年,孩子們在舞臺表現力、自信心等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溫州、陜西等地的民族特色合唱團也很出彩,讓人眼前一亮。”評委會主席王燕表示,童聲合唱最大的特點在于寓教于樂,“合唱節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要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他們唱得開心,才能唱得自信。”
作為嘉定區精心培育的重要文化品牌,“保利之夏”上海(國際)童聲合唱節已成功舉辦五屆。今年賽事期間,參賽合唱團還走進上海保利大劇院和上海汽車博物館,完成滬上最大規模的水景音樂會展演,并在工業美學的空間中用童聲完成即興演出。
“作為合唱節的舉辦地,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評委、孩子和全國各地的團隊感受到嘉定獨有的文化魅力。”上海保利大劇院副總經理曹瑜表示,“下一步,我們也計劃在‘以賽帶練’的基礎上,打造‘童聲合唱學院’等平臺,幫助孩子們提升專業水平。”
撰稿:戴懿昕
攝像:趙晨
編輯:李藍玉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