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德慶縣官圩鎮金林水鄉的鄉道兩側,售賣家具、竹編藝術品、農用機械、特色小吃的臨時攤位延綿將近一公里;再往里走,從周邊地區甚至其他省市趕來“趁圩”的商販、游客擠滿了金林水鄉,吆喝聲和問價聲此起彼伏……這般熱鬧的場景,來自德慶地區享有盛名、一年一度的金林圩。
金林圩當日,金林村中擠滿了前來趕集的商家與游客。通訊員 任美芳 攝
古圩煥新迎蝶變
據金林村的老人介紹,金林圩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據說,每年的龍母誕后,龍母要先后到包括金林村在內的多個“行宮”巡游,村民們歡聚一堂迎龍母。漸漸地,龍母每到一處,當地便會形成一個集市,其中以農歷五月十三日在金林村形成的集市規模最大。每年的這一天,金林村周邊地區的商販與民眾都會云集于此,這個集市便被當地人稱作金林圩。
“以前的金林圩規模小一點,周邊環境沒這么好,主要售賣傳統農具、竹木器具等比較實用的東西。”年逾七十的談麗帆是土生土長的金林人,見證了金林村的發展變化,也見證了金林圩數十年來的變遷,“現在的金林圩和過去大不一樣了,環境更好、規模更大、名氣更響了!”
古圩新貌,始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更大的變化,則源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百千萬工程”的春風吹拂。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金林村近年來不僅在綠美生態建設與基礎設施提升上同步發力,打造綠美鄉村,還圍繞自身定位,精心打造農文旅融合項目,全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鄉村環境的提升進一步帶火了金林圩。金林村村支書、村委會主任陳詒秀說,金林村的村容村貌越來越美、發展越來越好,歷史悠久的金林圩也就有了更大的變化和發展空間。
因此,在今年圩日到來前,在官圩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指導下,金林村不僅提前在村口寬敞的停車場規劃了500個攤位,還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大宣傳力度,讓金林圩為更多人所知。陳詒秀高興地說:“今年不僅有茂名、陽江、云浮等周邊城市的商家前來預訂攤位,甚至還有從江西、廣西等地趕來的商家,500個攤位根本不夠用!”
圩日當天陽光正好,商家早早便趕到了現場,平日寧靜的金林村熱鬧了起來——進村的道路排起長長的車龍,村中停車場擺攤點人頭攢動,村莊外圍與村中道路兩旁的臨時攤位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頭,商家賣力地推銷,農戶笑著吆喝,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市民游客,宛如一個露天大集市。
當天,果農謝先生帶著自家果園種的荔枝來“趁圩”。他笑著對記者說:“每年的金林圩生意都很好,我就看中了這股熱鬧勁,就盼著能在這里多賣點果!”
圩日新潮引客來
雖是傳統集市,金林圩卻也有“潮”的一面。這里活躍著不少年輕人的身影,他們熱情地向游人推銷手打檸檬茶、火山石烤腸等特色茶飲小吃,為古老的集市增添了一抹鮮活亮色。
隨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推進和“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投身廣袤鄉村施展才干,并主動參與鄉村建設。“現在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生活也越來越舒適,我家的孩子總說要回家鄉生活發展。”談麗帆笑瞇瞇地告訴記者,今年她家的年輕一輩都回來“趁”金林圩,還嘗試著在集市里擺攤銷售檸檬茶,營業額頗為喜人。
近年來,為進一步深化農文旅融合,金林村積極策劃特色活動,努力豐富金林圩的文化內涵,吸引大批游客專門過來“湊熱鬧”。
今年圩日,金林村在村中最新打造的農文旅融合項目——田園綜合體舉辦了“渾水摸魚”活動。游客帶著孩子卷起褲腿,興致勃勃地跳進淺水塘里,深一腳淺一腳地小心摸索,每當有大魚被捉住,總能引來岸上圍觀者的歡呼喝彩。還有不少游客選擇深入金林村,暢享田園游玩之樂。大家在新建成的彩虹棧道漫步,在曲徑通幽的旅游步道上賞古樹、看水車,或在鄉村咖啡小店品嘗一杯醇濃的咖啡。
游客聶女士告訴記者,她在網上看到金林圩的宣傳后,特地前來體驗。她說:“圩日里的煙火氣和人情味非常濃,特別有意思,還讓我發現了鄉村里也有很多好風景!”
陳詒秀表示,經統計,今年的金林圩吸引超過5萬人次參與,不僅進一步擴大了金林村的知名度,也為鄉村興旺、村民致富帶來了積極影響。
從在黃泥土路、村中空地“開圩”,到有秩序地在平整的鄉道、寬闊的停車場設點擺攤,從傳統集市到農文旅融合的大型活動,金林圩這個承載著千年商貿記憶與文化傳承的古老圩日,在新時代有了新的演繹,成為見證德慶鄉村發展、見證時代奔涌的生動注腳。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蘇燕君 通訊員 周鍵瑩 聶泳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