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基于強效循證,澤布替尼獲中外權威指南一致最高級別推薦作為CLL/SLL一線優選治療方案。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是一種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群的B細胞惡性腫瘤 [1] 。傳統免疫化療作為一線方案的應用存在局限,如高?;颊忒熜Р患?、緩解深度有限及毒副作用顯著等。以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BTKi)為代表的靶向治療,尤其是新一代BTKi澤布替尼,憑借其更高選擇性、更低脫靶效應,顯著改善了患者生存結局與生活質量,重塑了CLL/SLL的一線治療格局。大量研究證實,澤布替尼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現卓越,現已被國內外多部權威指南一致推薦為CLL/SLL患者的一線優選治療方案。
指南地位躍升:一線全人群覆蓋的Ⅰ級優選推薦
■CSCO指南
澤布替尼單藥獲2024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Ⅰ級推薦,適用于所有初治(一線)CLL/SLL患者(包括年齡≥65歲、del(17p)/TP53突變、未發生IGHV及合并癥患者),同時也覆蓋了復發/難治性(R/R)CLL/SLL患者[2]。
■NCCN指南
2025 v2版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腫瘤臨床實踐指南(NCCN指南)明確推薦澤布替尼作為所有初治(一線)CLL/SLL患者(無論del(17p)/TP53狀態、年齡或合并癥如何)的優先治療選擇[3]。
至此,澤布替尼在2025年中外權威指南中實現“三重統一”:一線治療不分高危與非高危,打破傳統分層限制,為所有初治患者提供持久深度緩解;從一線到復發后治療全程覆蓋,均獲優先推薦;兼具卓越生存獲益與良好安全性,療效深度與長期耐受統一保障。
指南升級的核心引擎:SEQUOIA研究夯實一線全人群療效
A、B隊列:澤布替尼顯著延長PFS,IGHV未突變亞組獲益突出
全球多中心III期SEQUOIA研究(NCT03336333)為澤布替尼一線治療CLL/SLL提供了關鍵循證支持,覆蓋廣泛人群:隊列A和B共納入479例無del(17p)突變的初治CLL/SLL患者,隨機接受澤布替尼(n=241)或苯達莫司汀+利妥昔單抗(BR,n=238)。
最新的5年隨訪結果顯示,中位隨訪時間61.2個月時,澤布替尼組和BR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分別為未達到(NR)和44.1個月(HR=0.29),而預估的60個月PFS率分別為75.8%和40.1%。在調整新冠肺炎(COVID-19)對隨訪數據的影響后,澤布替尼組預估的60個月PFS率依然高于BR組(78.7% vs 40.6%)。
關鍵亞組分析顯示,無論患者是否伴有免疫球蛋白重鏈可變區(IGHV)基因突變,澤布替尼相比BR均顯著延長了PFS。尤其是在預后較差的IGHV未突變患者中,兩組的mPFS分別為NR和33.6個月(HR=0.21)[4]。值得注意的是,澤布替尼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種在IGHV突變基因患者亞群中表現出優于化療的共價BTKi。
圖1 SEQUOIA研究A、B隊列PFS結果
圖2 SEQUOIA研究A、B隊列伴或不伴IGHV基因突變患者PFS結果
C隊列:澤布替尼單藥為del(17p)/TP53突變患者提供持久生存保障
SEQUOIA研究C隊列專門評估了澤布替尼在初治且伴有del(17p)/TP53突變(傳統預后極差)患者中的療效,也是首次在大規模前瞻性隊列(n=111)中驗證BTKi單藥對del(17p)高?;颊叩拈L期獲益的研究。在這一隊列中,患者的中位年齡為71歲(范圍:42-87歲),其中67例(60%)為IGHV未突變型,47例(42%)同時存在del(17p)和TP53突變。
在中位隨訪時間為65.8個月時(范圍:5-75個月),澤布替尼治療的mPFS為NR,預估的60個月PFS率為72.2%,校正COVID-19相關影響后為73.0%。中位OS亦為NR,預估的60個月OS率為85.1%,校正COVID-19相關影響后為87.0%。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97.3%,完全緩解(CR)/伴不完全血液學恢復的完全緩解(CRi)率為18.2%,展現出高且持久的緩解及顯著的生存獲益,有效克服了高危CLL/SLL人群的治療困境[5]。
D隊列:突破高危困境:澤布替尼聯合維奈克拉為TP53突變患者帶來深度緩解
SEQUOIA研究D隊列納入了114例初治CLL/SLL患者,其中66例(57.9%)患者伴有TP53突變?;颊邚牡?周期開始接受澤布替尼,從第4周期到第28周期接受澤布替尼聯合維奈托克(ZV),之后連續接受澤布替尼單藥治療,以確定聯合治療能否改善患者的長期結局。
結果顯示,中位隨訪31.2個月時,意向治療人群(ITT)的mPFS為NR,24個月PFS率為92%,ORR高達97%。伴有或不伴TP53突變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38.7個月和29.6個月,兩組24個月PFS率分別高達94%和89%,TP53異?;颊?6個月PFS率為88%,ORR為99%。55例(48%)患者獲得了骨髓活檢證實的CR/CRi的最佳總體反應,其中35名(64%)患者達到外周血殘留病灶陰性(PBuMRD)[6]。這一結果表明,澤布替尼聯合維奈克拉的治療方案對于伴有TP53突變的高危初治CLL/SLL患者同樣具有突出的持續疾病緩解效果。
圖3 SEQUOIA研究D隊列PFS結果。(A)所有患者(B)del(17p)和/或TP53突變及無del(17p)和TP53突變亞組
圖4 SEQUOIA研究D隊列緩解情況。(A)最佳ORR(B)最佳PBuMRD率
長期治療基石:澤布替尼心血管安全性優勢保障持續用藥
在SEQUOIA研究中,澤布替尼在全隊列患者中均展現出了良好的長期耐受性。單藥治療相關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如房顫、高血壓)發生率顯著低于第一代BTKi,使老年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可獲得持續治療機會;≥3級出血事件發生率維持在較低水平(1.7%-3.2%),4年累積治療中止率≤11.7%,且多數停藥與疾病進展相關,而非藥物毒性所致。基于全隊列驗證的長期安全性特征及初治高危患者獨家的5年生存證據,澤布替尼為老年及共病患者提供了可持續的一線治療保障。
總結與展望
基于SEQUOIA研究全隊列的長期隨訪證據,澤布替尼一線治療CLL/SLL展現出持久的生存獲益與卓越的安全性,為初治患者提供全人群覆蓋的高效選擇。其顯著降低的靶向治療相關毒性,尤其對心血管系統的安全性優勢,保障了高危及老年患者的長期治療持續性。這些突破性成果已轉化為臨床實踐指南的權威認可,獲CSCO、NCCN等國內外權威指南最高級別一致推薦,確立其作為不分高危因素的一線優選治療地位。未來,澤布替尼單藥及聯合策略將持續探索更深緩解與更長生存,推動CLL/SLL向個體化、功能性治愈的慢病管理模式邁進,為患者帶來更可期的生存前景。
參考文獻:
[1]陳丹,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靶向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24,32(02):643-646.
[2]《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2025年版)》.
[3]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Version 2.2025).
[4]Mazyar Shadman et al., Zanubrutinib Versus 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Median 5-Year Follow-Up of SEQUOIA. JCO 0, JCO-24-02265DOI:10.1200/JCO-24-02265.
[5]Constantine Si Lun Tam et al. SEQUOIA 5-year follow-up in arm C: Frontline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l(17p) and treatment-nai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CLL/SLL). JCO 43, 7011-7011(2025).
[6]Shadman M, et al. Zanubrutinib and Venetoclax for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With and Without Del(17p)/TP53 Mutation: SEQUOIA Arm D Results. J Clin Oncol. Published online May 31, 2025.
*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