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俞兆良、郭佳瑜、徐榮耀7月20日報道:“巧手搭模型”“數字接力”“重走淞滬路”……一個個有趣的互動游戲紛至沓來,讓孩子和家長們連呼過癮,而100組親子團的到來也給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這座擁有著百年歷史的地標性建筑帶來了勃勃生機。
7月19日,2025年虹口區“文化三地”人文行走主題系列活動之“探尋工業足跡 重溫紅色江灣”在虹口區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拉開帷幕,來自浦東新區建平中學西校、浦東新區萬科實驗小學、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靜安區和田路小學等校的學生和家長們一起參與了本次人文行走活動。他們全程打卡了明珠創意產業園、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明珠園火車頭廣場和時光隧道四個點位,旨在了解淞滬鐵路江灣站的前世今生,學習江灣站所承載的歷史精神。
虹口,作為上?!包h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重要區域之一,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被譽為“海派文化的發祥地、先進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本次“探尋工業足跡 重溫紅色江灣”人文行走主題線路,以“家校社”協同育人為理念,通過探尋虹口的百年工業印跡,設計一系列融入數字閱讀、AI創作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在享受人文行走樂趣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與高效。
圖一 人文行走黃隊隊員們在淞滬鐵路江灣站前合影
“上海明珠創意產業園是上海市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以數字媒體、文創、科技等企業為主……”,走進明珠創意產業園二樓的會議室,只見人文行走企業導學志愿者錢錦朵正講解園區的歷史和發展,孩子和家長們則一邊聆聽,一邊討論著這一切。在本點位“巧手搭模型”活動環節,孩子、家長和志愿者們分工配合,拼搭火車模型,在互動中重溫鐵路歷史,于團隊協作里感受工業發展的脈動,既延續虹口工業先驅的精神,也在體驗中體會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獨特魅力,一輛輛精致的小火車被拼搭出來,這給孩子們接下來的行走帶來莫大的信心。
圖二 隊員們使用AI軟件將拍攝的照片轉換成圖片
心懷敬重,一路前行。在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邊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詳細介紹了淞滬鐵路的歷史變遷,而在石碑下則站立著本點位的講解員——人文行走青少年導學志愿者時陳陽同學,看著一大群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學生,時同學落落大方,將江灣站的歷史娓娓道來,“淞滬鐵路是中國最早建成的一條鐵路,它的誕生和重建,本身就是近代中國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縮影……”大家聆聽著,感受著,抬頭望向呼嘯而過的地鐵3號線,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感油然而生,讓大家感覺淞滬鐵路與自己的距離更近了。1876、1897、14.5……這些與淞滬鐵路相關的數字被同學們了解并掌握,這也是他們學有所獲的一種標志。
“何家灣站在哪里?”“上局徐段是什么意思?”,只見明珠園火車頭廣場上,一群孩子正圍著市民導學志愿者王志豪不斷地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而志愿者也耐心地一一回答他們。對孩子們來講,如果能夠重走淞滬路,那將是他們參與本次活動最大的愿望,而主辦方也貼心地以另外一種形式,讓他們過了一把“重走淞滬路”的癮,只見一張“淞滬鐵路”地圖被徐徐拉開,孩子和家長們需要齊心協力將小球從“吳淞口炮臺灣”運送到“寶山路”終點站……
圖三 人文行走紅隊隊員們在明珠園火車頭廣場聆聽講解
在“時光隧道”點位,大家終于見到了向往已久的淞滬鐵路鐵軌,場館導學志愿者楊葉茜與杜林雨在此向大家介紹淞滬鐵路的運行、鐵軌的構成等方面知識,大家在此打卡、留念,參與“鐵軌接力”比拼,不為名次,只為能體驗與鐵軌“親密接觸”的瞬間。
來自浦東新區東昌東校初一(4)班的韋志馨同學表示,江灣站那些殘存的鐵軌,即便布滿彈痕,也從未真正斷裂。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前輩們的堅守,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不再退縮的底氣。
來自虹口實驗學校二年級的葉阡漠同學表示,參與這次人文行走活動非常的開心,收獲豐盛,他不光知道了在自己家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歷史悠久的鐵路線,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獎品。
主辦方虹口區社區學院表示,為助力社區教育數字化轉型與大思政課建設,本次人文行走活動面向百組家庭群體。學院依托虹口“文化三地”特色資源,以線下+線上沉浸式體驗的學習方式,講授人工智能AI知識、鐵路科普知識、淞滬鐵路歷史知識,以人文行走主題學習活動進行課程實踐,讓家庭成員在共同探索人文的過程中,同步學習各類課程知識,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生動實踐,讓人文行走課堂真正移動起來。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工作辦公室和虹口區社區學院主辦,陸家嘴街道三航居委協辦,旨在增進親子互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近城市,探尋工業足跡,重溫紅色江灣,品味虹口魅力,講好上海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