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則徐》到《費加羅的婚禮》,國家大劇院“第二現場”走到了更多觀眾身邊。今天,國家大劇院舞臺藝術“第二現場”聯合協作組在北京藝術中心正式成立,首批有35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劇院參與。
今年4月19日,原創話劇《林則徐》在全國百城千幕同步“登臺”,國家大劇院“第二現場”正式啟幕。就在昨晚——7月19日,時隔3個月的第二場直播,又首次實現了國家大劇院版世界經典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全國同步共賞。
國家大劇院技術團隊自建超高清直播系統,采用4K畫質和5.1聲道環繞聲技術,通過60余個獨立通道進行聲音拾取,配合低延遲編碼技術,確保了音樂和畫面的同步。這套系統能夠精準捕捉舞臺上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和服裝紋理,甚至連演員睫毛的顫動都清晰可見,為觀眾帶來了無壓縮的藝術還原。
為了克服各地網絡環境的差異,技術團隊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全國近百家影劇院的設備評估和升級,建立了“雙保險”備份系統,確保從新疆戈壁到海南椰林,每一位觀眾都能享受到同樣高品質的藝術體驗。
來自新疆和田的觀眾杜慧文表示:“希望以后經常在家門口看到第二現場的演出,讓高雅藝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合肥的網友小秋在社交媒體上說:“《費加羅的婚禮》是我最愛的歌劇,一直都想去現場看,這次終于可以通過第二現場在家門口看到,幸福滿滿。”
除了演出本身,“第二現場”獨特的導賞環節也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主持人李佳明攜手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帶領觀眾深入臺前幕后,從專業角度解讀這部歌劇的藝術密碼。在中場休息時,鏡頭還捕捉到了指揮家呂嘉解析音樂美學、主演備場等珍貴畫面,這些連現場觀眾都無緣得見的幕后花絮,成為了“第二現場”觀眾獨享的藝術彩蛋。
國家大劇院黨組副書記趙海英認為,“第二現場”讓優質文化資源從少數人的專屬享受變為多數人的日常體驗。首批35家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劇院將共同推動“第二現場”項目的常態化發展,聯合協作組的成立標志著“第二現場”從單次活動升級為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生態系統,未來還將考慮納入海外劇院合作伙伴,推動中國舞臺藝術“走出去”。
35家協作劇院包括浙江演藝集團、江蘇大劇院、合肥大劇院等。
原標題:《睫毛顫動都清晰!國家大劇院“第二現場”再升級,35家劇院共筑藝術普惠網》
欄目編輯:沈毓燁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趙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