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網上有個視頻可火了,講的是一個人辛辛苦苦交了30萬社保養老金,結果不幸早早去世,家屬卻只能拿回8萬。這事兒擱誰身上,心里都不好受啊,可它確實是真真切切發生了。
有位50歲的先生,不幸因病離世。他妻子發現,丈夫工作了20年,個人和單位累計交的養老保險差不多有30萬。結果去社保局一問,能繼承的只有賬戶里個人賬戶那部分,大概8萬塊錢。那剩下的20多萬去哪兒了呢?
其實啊,咱們平時交社保養老金,是分兩個部分的。自己工資里扣8%,這部分進個人賬戶。而且繳費基數可能還不是按實際工資來的,多半比實際工資要少點。這部分錢家屬能繼承,算是私有財產。而單位交的比例是16%,這可是大頭,它進的是統籌賬戶,用來給現在所有退休人員發社保養老金之類的,這就是咱們常說的現收現付制度。按規定,這筆錢是沒法退給個人和家屬的。
這一說,是不是讓人挺驚訝的?尤其是那些靈活就業人員,他們得自己承擔全部20%的繳費,可其中一大半,也就是12%都進了統籌賬戶,拿不回來。
有朋友就問我了:“商業保險不都是人去世就賠錢嗎?為啥社保不行呢?”其實啊,社保統籌賬戶的錢不退,是從大局考慮,真不能退,得考慮社會風險的分擔。要是允許繼承,那整個現收現付的資金池平衡可就被破壞了。
商業保險能繼承,關鍵就在于它和社保性質不一樣。社保的定位是社會互助,保障的是基本生活;商業保險則是自己花錢,把錢都投在自己身上,通過定制個性化的保險方案,給個人和家庭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養老保障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