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是本精裝書,燙金的書脊在陽光下泛著暖光,仿佛隨手一翻,就能抖落滿頁的蟬鳴與梔子花香。
清晨是扉頁,蒙著層薄薄的霧靄。露水在荷葉上滾成透明的珠子,被第一縷陽光吻得發亮。賣花姑娘的竹籃里,白茉莉正舒展著花瓣,帶著夜的微涼。老槐樹的影子在青石板路上拉得很長,像誰用淡墨輕輕掃過,風一吹,便簌簌地動。穿藍布衫的老人坐在藤椅上搖蒲扇,收音機里的評彈咿咿呀呀,和著遠處賣豆漿的吆喝,把整個早晨泡得軟軟糯糯。
正午是最厚重的篇章,字里行間都透著熱烈。梧桐葉被曬得打卷,卻仍拼命伸展著,想遮住柏油路上蒸騰的熱氣。賣冰粉的小攤支起藍白條紋的遮陽傘,玻璃罐里的紅糖漿在陽光下晃出琥珀色的光。孩子們攥著皺巴巴的紙幣跑來,勺底敲出叮叮當當的響,冰涼的甜意順著喉嚨滑下去,在舌尖開出一朵清涼的花。穿背心的修車師傅蹲在樹蔭下,額角的汗珠砸在扳手上來不及擦,卻把自行車鏈條修得比蟬鳴還順暢。
午后忽然翻到雨的章節,墨色的云團在天邊堆得沉甸甸。先是風卷著樹葉亂舞,接著豆大的雨點砸下來,在水泥地上敲出密密麻麻的鼓點。屋檐下的水珠串成水晶簾,把對面的青瓦白墻暈成一幅水墨畫。有人慌慌張張收起晾曬的衣裳,卻被突然竄出的貓絆了腳,衣裳掉在積水里,漾開圈好笑的漣漪。雨停時,墻根的青苔吸飽了水,綠得能掐出汁來,蝸牛背著半透明的殼,在濕漉漉的窗臺上寫下歪歪扭扭的詩。雨后的庭院里,月季花瓣上還掛著水珠,幾只麻雀蹦跳著啄食著地上的草籽,嘰嘰喳喳的,像是在討論這場雨帶來的清涼。
傍晚是插頁里的插畫,色調忽然變得溫柔。晚霞把天空染成橘子汽水的顏色,鴿子帶著金紅色的光暈掠過屋頂。晾在竹竿上的白襯衫被風吹得獵獵作響,衣角掃過爬滿牽?;ǖ幕h笆。廚房里飄出飯菜香,醬油和蔥姜在熱油里滋滋地唱,媽媽的聲音混著抽油煙機的轟鳴,從半開的窗戶里漫出來:“快洗手吃飯啦?!毙^里的健身區漸漸熱鬧起來,老人們伴著音樂跳著廣場舞,動作雖不標準,卻充滿了活力,孩子們在旁邊追逐嬉戲,笑聲傳遍了整個小區。
夜是最后一頁,夾著片干枯的荷葉。納涼的人們搬出小馬扎,搖著蒲扇說閑話。螢火蟲提著燈籠在草叢里捉迷藏,被孩子們的笑聲驚得四散飛開。井水里鎮著的西瓜“嘭”地裂開,紅瓤里嵌著的黑籽像撒了把星星。遠處傳來荷塘的蛙鳴,一聲疊著一聲,把月光泡得稠稠的,連空氣里都浮著甜甜的瓜香。抬頭望去,星空格外明亮,星星像是被撒在深藍色天鵝絨上的鉆石,一閃一閃的,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偶爾有流星劃過,拖著長長的尾巴,瞬間消失在天際,引得人們陣陣驚呼。
這本精裝書總也讀不完,每一頁都藏著驚喜?;蛟S是墻角突然冒出來的鳳仙花,或許是傍晚天邊燒得正旺的火燒云,又或許是奶奶搖著蒲扇講的,那些關于星星和螢火蟲的老故事。在公園的角落里,幾棵石榴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像一個個小燈籠,沉甸甸的,壓彎了枝頭。偶爾有熟透的石榴掉落在地上,裂開的果皮露出晶瑩剔透的籽,引得螞蟻們紛紛前來搬運。
午后的圖書館里,空調吹散了室外的炎熱,人們安靜地坐在書桌前看書,書頁翻動的聲音輕柔而有節奏。窗外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進來,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像是書里不小心掉落的碎金。偶爾有幾聲蟬鳴從窗外傳來,卻絲毫沒有打破這份寧靜,反而更增添了夏日午后的慵懶氛圍。
村口的老井旁,幾個婦人正圍著井臺洗衣服,木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砰砰”作響,和著她們的說笑聲,在夏日的午后回蕩。井水清涼甘甜,用它洗過的衣服帶著淡淡的清香,晾曬在院子里的繩子上,隨風飄動,像是一面面五彩的旗幟。
等到秋葉染紅枝頭,它便悄悄合上,卻在封底留下淡淡的余溫,讓人忍不住盼著來年再讀。那余溫里,有清晨的露水、正午的陽光、午后的雨聲、傍晚的飯菜香,還有夜晚的星空和蛙鳴,交織成一段段難忘的記憶,封存在這本精裝書里,等待著下一個夏日的開啟。
“寧品讀”專欄投稿請發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聯系電話,一經發布,稿費從優。
作者:聶順榮
編輯:李 博
責編:廖且為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