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重要空間,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就是要推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品質提升,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圍繞“補足民生短板、推進民生工程、更新民生福祉”的建設目標,聚焦群眾所思、群眾所需,多措并舉,按動城市更新升級“加速鍵”,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守護地下管線城市脈絡
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
地下管網是城市的“生命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市一手抓老舊管網改造,一手抓雨污分流錯接混接點連接,使得城市地下管網設施安全韌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逐步推進城市地下管線改造。自地下綜合管線提升改造項目實施以來,我市共對全市初山路、玲瓏路、泉山路、羅峰路等30余條道路和晨鐘路、東關街、金水橋兩側小巷等21條背街小巷進行提升改造,累計改造道路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同步完成了全長約13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線改造。通過對道路的提升改造,疏通了城市管網,提高了城市主干道的綜合承載能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及品質,讓市民出行更加暢通、安全。
持續強化城區雨污分流改造。針對城區雨污管路局部不暢通、雨污合流、錯接混接、老化破損、超負荷運行等問題,減少進入河東路和河西路行洪渠內的污水量,打通健全污水管路、截流改造天然混流河溝、改造道路兩側錯接混接管路。目前,已完成魁星路西側(北園路以北)、金興路(農療西路以東)、文昌路等129處混接點以及玲瓏路與河東路、河西路與泉山路、魁星路與溫泉路等19個污水管路連接貫通工程。同時,結合地下管線改造,同步對大曹家積水點、尚水花園、玲瓏路與河東路路口14個易澇積水點進行了改造。實施改造工程后,不僅讓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優化了水質和城市環境,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水能力,暢通雨水排放流路,減少了因積水導致的交通堵塞和安全隱患,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出行的便利性。
扮靚城市老舊小區顏值
推進城市環境面貌煥新蛻變
老舊小區改造是關乎城市安全與群眾福祉的民生工程,我市以“抓住政策機遇,刷新小區顏值”為基調,緊密結合民生需求,不斷激發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
凝聚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成立了招遠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招遠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完成時限、考評辦法,全面組織開展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為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自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我市已改造完成208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34088戶,改造建筑面積達到305萬平方米,成功實現了老舊小區的華麗變身。
做好管理監督,嚴把質安關卡。加強施工管理,規范監理行為,嚴格施工標準,督導調度總包單位、監理企業和施工企業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共同把好老舊小區改造安全關和質量關。在工程實施中倒排工期計劃,不斷優化工期安排,每周至少召開一次老舊小區改造調度會,及時研究工地現場每天提報的重點難點問題,做到每道工序有序銜接,統籌推進項目整體建設進度,確保工程按期完工。同時,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做到安全第一、警鐘長鳴,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嚴把材料進場。在改造工程結束后,嚴格按照《煙臺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驗收管理辦法》,組織相關單位及群眾代表共同參與驗收工作。
聚焦民生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堅持將“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服務于民”的要求貫穿于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各個環節中,改造周期群眾“全”參與。改造前根據小區實際情況扎實做好前期調研工作,把環境臟亂差、功能不完善、建筑破損嚴重、屋頂漏水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改造重點,在多次征求小區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改造方案。堅持方案公示,收集意見多次修改方案,優化設計圖紙,積極聽取改造意見,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理,促進工程質量和居民獲得感雙提升。
聚焦城市綠色持續發展
加快城市充電設施配套更新
近年來,我市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公用為主、自用為輔”的原則,全面推進充電樁建設,規范充電設施管理,不斷為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發揮國有平臺公司主力軍作用。由國鑫公司作為充電設施建設實施主體,采取“公司化運作、規模化建設、集約化管理”的方式,與國內充電運營管理頭部企業合作,統籌實施全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工作。自2022年,由市住建局會同國鑫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煙臺和招遠市充電設施建設工作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積極破解我市充電設施發展梗阻,著力提升充電設施建設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車樁相隨、布局合理、智能高效、保障有力”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高效構建政企合作格局。按照“國有企業負責設施建設,職能部門負責場地落實”的工作原則,由各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各自領域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溝通工作,落實符合建設標準的場地,發揮多方優勢,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文化旅游、教育醫療、交通運輸、工業企業、商場超市、居民區等重點領域和公共場所充電設施建設工作。同時,結合新建住宅小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充電樁數量2251個,其中,直流快充1074個,交流慢充1177個。
加大綠色發展投入。通過財政補助、無償劃撥建設場所等方式給予政策支持,并由自規部門按規定加大用地支持,將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新建項目用地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的,將配建要求納入土地供應條件,優先安排土地供應。按山東省“簡化獲得電力”專項行動政策規定,電網企業做好電網規劃與充電設施規劃的銜接,加大配套電網建設投入,為公共區域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投資配套至規劃用地紅線。同時,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優化線上用電保障服務,為充電運營企業和個人業務辦理提供契約式服務、實施限時辦結。
城市更新,是國家繪就的藍圖,更是每個人對城市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從下好城市道路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充電設施建設“三步棋”入手,實現城市建設蝶變,是招遠市向更高品質、更高質量邁進的縮影。我市將繼續以前沿理念為指導,不斷增強城市運行韌性,繼續助力城市更新升級,奏響城市品質提升和群眾幸福生活的“進行曲”。
來源: 今日招遠 記者:王志嵩
看更多招遠事
文末可以寫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