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天空懸掛十顆熾熱烈陽,大地龜裂、生靈涂炭之際,神射手后羿挺身而出。
他張弓搭箭,九支神矢破空而去,九個太陽應聲墜落,那么射落的九個太陽落在了哪里呢?
落在了陜西。
陜西關中平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下令后羿射日的君主堯在此統御四方。周人崛起于陜西岐山,周禮在此成形。
翻開陜西地圖,甚至可以查到這九日落在何處。
咸陽,秦帝國心臟所在!咸意為“皆、都”,咸陽即“全部陽光照耀之地”。秦始皇在此一統天下,氣象恢弘,成就這千古一帝的霸業。
涇陽/旬陽,涇為水名,十日一旬,兩縣一北一南,仿佛兩顆太陽精準定位,守護著關中沃野與陜南要塞。
合陽,地處黃河西安,古稱“有莘國”。合有匯聚之意,暗示了有太陽能量在此融合,催生了《詩經》。
紫陽,陜南明珠,盛產富硒茶?!白稀睘橄槿鹬?,紫氣東來,陽光普照。
榆陽,陜北重鎮,古稱上郡。榆溪河畔,“陽”字當關。
山陽/漢陰,一“陽”一“陰”,完美詮釋了陰陽平衡之道。山陽位于秦嶺南麓,漢水滋養;漢陰則地處秦巴腹地。它們如同太陽隕落能量輻射的明暗交界。
這些密集的陽字地名絕非偶然,它們訴說著上古那場驚天動地的“太陽落戶工程”。
咸陽,渭水之北,山南水北皆為陽,雙陽加持;千陽/涇陽/旬陽,三陽開泰,坐鎮關中;紫陽/合陽/略陽/山陽/榆陽,五陽燎原,覆蓋陜南陜北。
八百里秦川竟藏九大陽地,數量居全國之首。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遷都雍城遭遇“地獄模式”夏天:風、濕、暑、燥、火五邪肆虐,空氣悶熱如蒸籠,連狗都熱得伸長舌頭趴地喘氣。
這位國君一拍腦門:此乃地下毒邪之氣!需以熱攻熱!于是殺狗掛皮于城門,“伏”字從此由“人”與“犬”組成。
他更將酷暑期命名為“伏日”,并制定歷法規則:夏至后第三個庚日入初伏,立秋后首庚日為末伏。
陜西,就是九日墜落之地。
西安夏季動輒40℃+的高溫屢見不鮮。出門撒把蔥花,就能煎雞蛋。
關中平原南倚秦嶺,北靠黃土高原,形成一個天然的巨大“聚熱盆地”。夏季,這里如同一個加蓋的巨型砂鍋,熱量進來容易出去難。
氣象學稱之為“地形性增溫效應”,俗稱為“燜燒模式”。
陜西夏季高溫往往伴隨低濕度,是純粹的“燒烤模式”。陽光直射威力十足,行走其間,擦肩而過的“流火”仍在灼燒大地。
沒有九個太陽在地下持續供”,陜西這熱力值怎能如此爆表?
所以,當你在陜西的盛夏熱浪中揮汗如雨時,腳下這片土地,可是承載著九個太陽的能量!這不是單純的炎熱,這是上古神話的余溫,是文明源頭的熱度,是陜西人千百年來與驕陽共舞的豪邁證明,熱愛陜西,就是熱愛一場橫跨五千年的神話與現實。
在九陽之地,曬的是神話的光芒,感受的是傳說的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