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承諾要揭露“深層政府”丑聞的特朗普,如今卻在“愛潑斯坦案”這一關鍵議題上陷入了信任危機。
這起本應成為他兌現“正義承諾”的事件,反而成了點燃支持者怒火、撕裂共和黨內部、激發對手反攻的導火索。
一個遲遲未公布的“客戶名單”,一份態度反復的調查結論,讓特朗普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境地。
要求公開
起初,特朗普的立場是清晰而鮮明的。
在2024年競選期間,他多次向選民保證,一旦再次當選總統,就會全面公開愛潑斯坦案相關資料,特別是一份據稱涉及多位政商高層的“客戶名單”。
這份承諾不僅成為右翼輿論場的高光時刻,也為他贏得了大量“反建制派”選民的熱情支持。
對于許多MAGA陣營的忠實分子而言,特朗普是那個敢于挑戰“骯臟政治交易”的強人,是能把“真相拉出陰影”的最后希望。
但時間來到2025年夏天,一切卻變了。
美國司法部突然發布聲明稱,經由全面調查,愛潑斯坦之死系“自殺”,而“客戶名單”根本不存在。
這份結論讓所有等待真相的人措手不及,也立刻引起廣泛不滿。
尤其是司法部長帕姆·邦迪此前還親口表示,“名單就在我辦公桌上”。如今卻說只是普通文件,難免讓公眾質疑這是在掩蓋關鍵事實。
而更引人爭議的,是特朗普本人對此案態度的180度大轉彎。
在記者會中,他不僅打斷記者的提問,還公開勸支持者“別再浪費時間在一個沒人關心的變態身上”。
這番話猶如冷水澆頭,使原本充滿期待的支持者感到被背叛。他們不是為了聽到搪塞,而是想要兌現。
他曾經許諾要披露的“黑幕”,如今卻被他自己輕描淡寫地掩蓋過去。“我們不在乎愛潑斯坦是誰,我們在乎你說過會查到底。”
這樣的評論在社交平臺上刷屏,標志著原本團結的支持群體,開始出現裂縫。
不僅是基層支持者,共和黨高層也被卷入風暴。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率先發聲,質疑司法部態度反復,呼吁“政府必須保持透明”。
前副總統彭斯也表達類似立場,強調任何與案件有關的人都應接受公眾審查。
與此同時,共和黨內極右翼代表格林更是提出修正案,要求國會強制司法部公開所有檔案。
雖然該提案最終以一票差距被否決,但黨內的分歧已然公開化。
更具沖擊力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內部也陷入劇烈動蕩。
聯邦調查局副局長丹·邦吉諾與司法部長邦迪在白宮會議上爆發激烈爭執,因不滿司法部隱瞞案情,他甚至揚言辭職。
此后,邦吉諾連續數日缺勤,FBI高層運轉受阻。
副總統萬斯不得不充當“和事佬”,試圖安撫三方情緒。
但即便如此,這場“內部互撕”仍對特朗普政府的權力架構造成明顯沖擊,反映出其管理機制已不再如第一任期那般鐵板一塊。
馬斯克公開質疑
與此同時,馬斯克的出現為局勢注入了更多變量。
作為特朗普昔日的盟友、如今的政治對手,馬斯克在此次事件中毫不留情地對特朗普發起攻擊。
他公開質問:“名單在哪?你曾說就在白宮桌上。”
他諷刺特朗普“像小丑一樣變臉”,并指控其可能自己就是名單上的一員。
借此機會,馬斯克宣布“美國黨”將以揭露愛潑斯坦案為首要任務,試圖以“透明正義”的形象爭奪右翼民意資源。
他連續暗示,名單中可能包含特朗普及其前盟友班農的名字。
雖然沒有證據直接公開,但這種“點名式施壓”令外界更傾向相信特朗普心虛。
馬斯克顯然明白,一個沉默的政府最容易被懷疑,他正在用特朗普過去的政治敘事方式反擊特朗普自己——用“揭露舊體制”的方式挑戰“建制派特朗普”的新形象。
而這正是在MAGA裂變背景下爭奪領導權的最佳方式。
面對支持者的逼問、對手的猛攻和黨內的質疑,特朗普罕見地情緒失控。
他在“真相社交”平臺上發文怒罵那些仍執著于名單的支持者“太天真”,并稱“我不再需要你們的支持”。這番話像一記耳光,徹底打醒了許多還在觀望的右翼選民。
那些曾為他吶喊、為他投票、甚至在社交平臺上為他與人爭論的人,第一次開始質疑自己是否押錯了賭注。
FOX電視臺主持人雖未直接批評特朗普,卻用“政府多年來隱瞞真相”這樣的語言表達不滿。
而右翼網紅、州議員乃至黨內中層,紛紛轉向馬斯克或保持沉默。
原本牢不可破的“個人崇拜型支持體系”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憤怒、幻滅與轉向。
如今,即便特朗普極力為司法部長邦迪辯護,堅稱政府已“盡力而為”,也難以挽回公眾信任。
在愛潑斯坦案這場政治危機中,問題已不再是名單是否存在,而是整個體制是否值得信賴。
這場風波最終把問題從“一個罪犯死因”上升為“誰在掩蓋真相”的政治哲學問題。特朗普或許還能控制政府,但他已經無法控制人心。
這不是一次媒體炒作的政治風暴,而是一次動搖總統權威、撕裂黨內聯盟、激活對手力量的真實劇變。
當人們開始懷疑正義是否已死時,他們也將懷疑誰還配代表它說話。而特朗普,或許已經無法再扮演那個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