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暖心提醒,音樂相伴更有感覺~
鄧盛強 王喆
夏日炎炎,陽光熾熱。蟬鳴聲聲,仿佛為這季節奏響了熱烈的樂章。然而,高溫也容易擾亂我們內心的寧靜,讓人變得煩躁不安。在這個萬物充滿活力的季節,如何順應自然,調整心態,擁抱夏日的美好呢?
面對持續的熱浪,身體的不適會迅速傳遞到心理層面,人們變得易怒、坐立不安。心理學的“情緒溫度效應”認為,外界的溫度變化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因此,我們需要主動拿起心理調適的“清涼扇”。
感到心煩氣躁時,不妨找個安靜的角落,閉上眼睛,進行幾次深呼吸。或者,嘗試在腦海中勾勒一幅清涼的畫面,比如寧靜的海灘、潺潺的溪流,讓想象的力量引領我們進入一個舒適的環境。此外,調整自己的認知方式也至關重要。當我們意識到煩躁情緒的來源,并接納這種情緒的存在時,我們也能更加冷靜地面對問題,避免情緒進一步失控。例如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的炎熱,我會采取措施來讓自己涼爽起來。”
夏日的漫長白天和燥熱夜晚常常擾亂我們的睡眠節奏。睡眠不足不僅會讓身體疲憊不堪,還會對心理狀態產生不良影響。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低落等問題。因此,在夏日為自己打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尤為重要。保持臥室的涼爽、安靜和黑暗,選擇透氣性良好的床上用品,都能幫助我們更快地進入夢鄉。
此外,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也很關鍵。每天盡量在相同的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這樣有助于調整身體的生物鐘,提高睡眠質量。偶爾出現失眠情況時,可以嘗試傾聽輕柔的音樂、閱讀書籍或者進行簡單的冥想,讓身心逐漸放松下來。
盡管夏日陽光明媚,但高溫卻可能成為抑郁情緒的隱形推手,一些人可能會在夏日出現“夏季抑郁癥”,表現為情緒低落、對事物缺乏興趣、自我評價過低等。陽光不僅是身體的滋養劑,也是心靈的“維生素”。研究表明,適當的陽光照射可以促進大腦中血清素的合成,而血清素是一種能夠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因此,擁抱陽光成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療法”。可以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在早晨或傍晚陽光較為溫和的時候到戶外散步、運動,讓陽光灑在皮膚上,感受大自然的溫柔。
與此同時,保持積極、適當的社交活動也很重要。與朋友、家人相聚,分享夏日的樂趣,能夠幫助搭建我們的社會支持系統,緩解抑郁情緒。但也要注意,過于頻繁的聚會和應酬有時也會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社交能量守恒”,即每個人都有有限的社交能量,當過度消耗時需要適時補充。
因此,可以為自己的心靈設立一個“獨處日”,在這段時間里遠離喧囂,遠離社交場合,專注于自我關懷和內心探索。比如閱讀一本心儀已久的書籍,學習一項新的技能,讓自己的心靈在專注中得到滋養。同時,學會在社交活動中設立健康的邊界,不是所有的邀請都必須接受,合理安排時間,確保社交活動不會成為心靈的負擔。
夏日是充滿活力與美好的季節,盡管炎熱可能會給心理帶來一些挑戰,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我們就能輕松應對,會發現夏日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和樂趣。
文: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 鄧盛強 王喆
編輯:魏婉笛 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