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牛馬打工人來說,外賣平臺簡直是手機里的必備軟件,不管是一日三餐還是買菜做飯,可以說是大大節省了時間,對于懶人阿宅來說也是如同救命稻草般的存在,只需選好所需一鍵下單,一小時內騎手就能給送到家門口。
對于一部分牛馬打工人+社恐來說,外賣更是救人于饑渴的“超人”。
外賣大戰揭開序幕
這兩周幾家外賣平臺的大戰打得可謂是如火如荼,各種大額補貼發得“飛起”,幾毛錢的檸檬水,2塊多、3塊多的奶茶,9塊的咖啡,無門檻減25的大額外賣券,一頓大餐的價格跟“拼好飯”似的優惠到book 11。
經過山風科紀實測,這外賣補貼還真沒套路,補貼券實打實能用,平常一杯16塊的奶茶,用完補貼只需3.9還能配送上門。
網上對于這波“外賣大戰”討論的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各個外賣平臺的的推廣也搞起了內娛“玄學”,玩起了諧音梗。黃色袋鼠外賣平臺就請了黃齡做推廣,寓意“黃的更靈”,在各路網友的建議下,藍色外賣平臺邀請了藍盈盈做代言推廣,寓意“藍的一定贏”,某東也十分聽勸地邀請了惠英紅做推廣,寓意“紅的會贏”。
這波商戰也是讓人大開眼界,只能說,這跟小說一點不一樣啊喂!小說里的商戰違法且致命,生活中的商戰合法但有病。
還真別說,這波推廣效果確實好,有些網友表示,現在點外賣都會幾家外賣平臺都看看對比一下哪家更便宜。甚至有些網友都出了攻略,早點飯菜在某東、面包糕點在黃色軟件、便利店在藍色軟件下單。
補貼的背后終究是商家買單
大額的補貼券確實有用,但是這羊毛還是在羊身上薅的,訂單上的優惠實際上有一部分都是從商家身上扣的。為了平衡收支,有些商家開始在想辦法“降本增效”,通過壓縮成本來保證利潤。
許多商家在這場外賣大戰中處于“增單減益”的尷尬處境,例如一杯16塊的奶茶,配送費就占了2-3塊左右,而平臺又要抽走22%的服務費,再扣除店租、水電、人工、打包、機器損耗、原料成本等等,再來一波“大額補貼”,折合下來商家實際收入估計就剩一兩塊。
這對于一些本就利潤微薄的小店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有些店家老板搖頭苦笑:單量是漲了幾十倍,人忙得跟陀螺一樣的,但一算利潤不增反降,有的甚至呈“負增長”。
大額補貼實際是一場“流量綁架”
為何這么說呢?主要是因為,商家如果不參加活動就不會給曝光,訂單量減少,排名下降;但如果參加了就要面臨高額的“折扣轉接”,單量是上去了,但是利潤卻壓得幾乎看不見。
很多人不知道,在活動期間商家的補貼比例從原來的5%漲到了10%,原本15%的服務費也漲到22%,流量是平臺在收割,但這強制補貼和高額的抽成卻是商家打落牙齒和血吞。
商家當然可以根據自身意愿選擇參加或不參加這場促銷活動,但這種情況實在讓人陷入兩難,除此之外,這也是一場對于堂食商家的不公平競爭,很多商家都已經閉店了。
這場外賣大戰,對于商家來說,大部分都是被壓縮了利潤空間,對于消費者來說,商家為了節約成本保證利潤,消費者最后收到的餐品可能“改進版”,對于騎手來說,訂單的激增,很多騎手為了趕時間會出現超速或闖紅燈的情況,這也是很大的安全隱患。
說到底,最后吃到這波紅利的還是平臺,大家覺得呢?歡迎點贊、轉發、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