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詩歌|習慣的悲戚(外一首)
陜西|姜毅
【主編點評】
“這首詩以"習慣"為棱鏡,折射出生死相隔的永恒遺憾。二十年形成的通話儀式,在撥號音的懸置中驟然斷裂,肌肉記憶的慣性與接聽號碼的消逝構成殘酷反差。未拆封的圍巾與工藝品在行李箱凝結成"小小的雪",物質的滯留與情感的失重形成雙重凍結。詩人敏銳捕捉到日常動作中的生存悖論——那些精心維系的牽掛,在至親離去后,反而成為刺向虛空的儀式。晾衣繩上撲打的舊被單,既是記憶的物理震顫,也是生命斷鏈的視覺隱喻。”
習慣的悲戚
好多年的出行在外,
總習慣給母親打個電話,
報報平安
聊聊見聞,
說上暖心的話,
關心一下母親的身體。
偶爾的忙碌忘記了通話,
又擔心夜色太晚,
影響了親人休息。
總把手機翻轉著放在床頭,
提醒自己別讓母親擔心,
天一亮快把電話撥回去。
又一次遠路的出行,
又一次拿起了手機。
撥號音在耳畔游蕩時,
我才突然記起,
那個永遠接聽的號碼,
已經沒有了生機。
二十年形成的肌肉記憶,
在這個黃昏突然懸空。
像被風掀起的舊被單,
在晾衣繩上撲打,
卻再也找不到,
曾經撐起它的身體。
我依然保存著,
每次出差帶回的禮物。
未拆封的圍巾,
母親喜歡的小工藝品,
在行李箱里,
疊成小小的雪凝。
2025年6月24日于寒窯
刪 去
不必再數通訊錄里,
那些漸漸冷卻你的姓名。
像清欲的秋風掃過枝頭,
讓徒勞的枯葉自由飛行。
刪去虛以委蛇的敷衍,
隔斷調風弄月的牽連。
只留下三兩盞茶的溫度,
和沉默也自在的午后。
人生何需負重前行,
讓自己的明天如履薄冰。
世界需要變輕,
輕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聲。
2025年7月18日
于太白房車營地
作家檔案
感受文字的溫暖
姜毅,男,現居陜西西安。詩人,企業家,《文藝輕刊》顧問,陜西省詩詞學會會員。在政府部門工作期間,歷任陜西省體改辦董秘信息處副處長、處長,《陜西培訓就業信息網》《陜西印刷網》《陜西新聞出版網》《陜西省人大新聞網》《陜西保密網》《陜西扶貧網》總編,《陜西扶貧》雜志總編,《中國西部專家庫》總編、《信貸消費》雜志編輯部主任、總編;經商后擔任中國管理科學院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就業促進會會員、中國商業企業聯合會常務理事、陜西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陜西省人力資源行業協會副會長、陜西省名人檔案協會副會長、陜西省文化產業聯誼會副會長、西安市企業商業協會副會長、陜西雨伸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
文藝輕刊
優質原創集散地
總顧問:常智奇(著名文藝評論家)
顧 問:
郭 平 冰 泉 王永華 姜 毅
編 委:
程莫深 汀 蘭 阿 靜 鄧立鵬
冰 輪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來稿體裁:原創首發小小說、散文、評論、現代詩。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來稿請用word文檔,文字、標點校對精準。
來稿要求:作品+個人簡介+作者照片+加主編微信:cms_cq26
投稿郵箱:wyqk_26@163.com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資訊
本刊圖片來源于網上
▼要事回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