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PPT轟炸機”震撼上線:1.2萬公里直飛紐約,莫迪的“大國夢”這次能成真嗎?
文/軍迷老K
最新消息: 印度國防部又雙叒叕放衛星了!7月16日,印度《經濟時報》高調宣布,印度正式啟動“超遠程隱身轟炸機”(ULRSA)項目,號稱航程1.2萬公里,無需加油就能從新德里直飛紐約,還能攜帶12款高超音速導彈(6-20馬赫),預計2035年首飛。消息一出,全球軍迷集體笑噴:“印度軍工的PPT,終于從戰斗機升級到轟炸機了?”
“縫合怪”轟炸機:圖-160+B-21=印度版“全球快遞”?
印度這次的計劃相當“大膽”——他們打算把俄羅斯圖-160的超音速能力和美國B-21的隱身技術“縫合”在一起,打造一款“全球直達”的超級轟炸機。按照印媒的說法,這款轟炸機不僅能突破中國S-400防空系統,還能在兩次加油后飛到1.8萬公里,覆蓋全球90%的目標。
更夸張的是,印度還配套研發了12款高超音速導彈,速度最高20馬赫,號稱“能穿透任何反導系統”。這架勢,仿佛印度軍工一夜之間從“光輝戰機”的泥潭里爬出來,直接邁入“全球頂級戰略空軍”行列。
但問題是——印度連個靠譜的戰斗機都造不明白,現在要搞戰略轟炸機?
光輝戰機的“40年魔咒”,這次能打破嗎?
熟悉印度軍工的朋友都知道,他們的“光輝戰機”(LCA)從1983年立項,折騰了40年,至今連自家空軍都不愿大規模采購。發動機靠美國、雷達靠以色列、飛控靠法國,所謂的“國產”基本等于“萬國牌組裝”。海軍版艦載機更慘,因為超重問題直接被放棄,印度網友甚至想把它賣給巴西——可惜巴西航母早退役了,這波“出口夢”直接破防69。
現在,印度突然宣布要造比B-21還牛的隱身轟炸機,還定了個2035年的“樂觀時間表”。要知道,美國B-21從立項到首飛用了15年,中國轟-20至今沒官宣,而印度連大推力發動機都造不出來,全靠進口俄羅斯NK-32或者美國F-414。隱身涂層?印度五代機AMCA的隱身測試還沒過關呢。電子戰系統?印度蘇-30MKI的航電故障率居高不下。
所以,這項目到底是“大國崛起”還是“軍工版畫餅”?
莫迪的“戰略威懾”算盤:政治意義大于軍事價值
印度這么急著搞戰略轟炸機,顯然不是為了對付巴基斯坦——打巴鐵用不著洲際航程。真正的目標,是向中美俄看齊,躋身“全球核威懾俱樂部”。目前,只有美、俄、中擁有真正的戰略轟炸機,印度如果能成功,就能在“大國牌桌”上多撈一張籌碼。
但現實很骨感:
技術積累為零——印度沒造過大型軍機,連運輸機都靠買俄羅斯伊爾-76和美國C-17。
預算黑洞預警——B-21單機造價20億美元,印度軍費雖高,但大部分用來買現成裝備,研發資金捉襟見肘。
國際技術封鎖——俄羅斯不會輕易賣NK-32發動機技術,美國更不可能轉讓隱身涂層。
更尷尬的是,就在印度宣布轟炸機計劃后,特朗普在共和黨晚宴上調侃:“巴基斯坦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包括3架陣風?!彪m然真實性存疑,但印度國內輿論炸鍋,莫迪政府被狂噴“花錢買裝備,實戰卻拉胯”5。
老K銳評:印度的“大國夢”,需要先學會腳踏實地
印度軍工有個老毛病——“還沒學會走,就想飛”。從“阿瓊”坦克到“維克蘭特”航母,從“光輝”戰機到現在的“PPT轟炸機”,每次都是高調開局、拖延收場。
戰略轟炸機不是“參數競賽”,而是整個工業體系的結晶。美國B-2背后是洛克希德·馬丁幾十年隱身技術積累,俄羅斯圖-160靠的是蘇聯遺產,中國轟-20依托完整的航空產業鏈。而印度呢?連戰斗機螺絲釘都要進口,卻想一步登天搞洲際轟炸機,這難度堪比“小學生解黎曼猜想”。
個人看法: 印度與其砸錢搞“空中樓閣”,不如先解決“光輝”戰機的發動機國產化,或者好好升級現役蘇-30MKI。軍工強國的路沒有捷徑,PPT畫得再漂亮,也抵不過車間里的一顆螺絲釘。
當然,如果印度真能在2035年搞出這款轟炸機——那我只能說:“莫迪老仙,法力無邊!”(手動狗頭)
(本文部分信息綜合自搜狐軍事、印度《經濟時報》及國際防務分析)
你覺得印度這波操作能成嗎?歡迎評論區Battl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