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唐際根出來與黃河清公開辯論,我就覺得可笑,覺得唐際根有些幼稚,看不懂套路,很明顯是沒看過郭德綱相聲的。
來看看唐際根有多幼稚。唐際根留言:
某先生你自重,學術界的人不理你,是他們覺得不需要理你,不屑理你。
看看,自己既然懂這個道理,為什么還要留言呢?既然知道不需要理他,為什么還要理他?這分明還是沒想開呀!
郭德綱相聲里是怎么說的?
比如我和火箭專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還得是精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下,那他就輸了。
這個名言,唐際根不知道?
黃河清現在玩的這一招,并不是他的發明,他這一整套都是孟席斯玩剩下的。當然他也有創新,加入了民族主義,這是與中國當下的國情密切相關的。
當下中國的民族情緒,因為國力上升而上升。這種情況下,公眾的理性是下降的,容易被帶進邏輯陷阱里,更何況很多人本就知識匱乏、缺乏邏輯思維能力。
我看到黃河清公開喊話上海博物館的“戎先生李女士”,讓人家正面回答,說某些展品是“一眼假”。這是典型的“挑釁學術界”的戰術,是孟席斯曾經使用過的。
英國作家孟席斯是偽史經濟的“哥倫布”,通過“論證”鄭和繞過好望角發現新大陸,寫書賣書、開講座、建網站、推銷航海圖復制品、舉辦主題旅游等方式,賺得盆滿缽滿。而挑釁學術界是其引流第一策略。黃河清與孟席斯相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
上海博物館的人,“戎先生李女士”,如果回應了,那就是火箭專家看郭德綱了。“戎先生李女士”就很明智,不像唐際根這么幼稚,去和光用“一眼”就能判定文物為“假”的人辯論。
能說出“一眼假”這樣的話,能說出“古埃及文明當然全部是偽造”這樣的話,能說出“古希臘文明是西方近代虛構偽造出來的”這樣的話,一句話就能把中外考古專家百把年的工作徹底否定,這樣的人,還有什么理性可言嗎?與這樣的人討論還有什么意義嗎?
語不驚人死不休,目的就是博取關注。這種人,“戎先生李女士”看了,只會覺得可笑。對于外行,一笑置之,就可以了。他們對黃河清說一個字,都是多余的,都是愚蠢的,都是正中黃河清下懷。
真正的學者,不會在自媒體上討論學術問題。他要是嚴肅地做學問,會寫成論文發在雜志上。但顯然,他寫這樣的論文,不會有雜志刊發。
跑到自媒體上講學術的,都是學術上實在沒什么成就而且也沒有發展希望的。考古這個東西,是專業性很強的,需要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
唐際根作為一個考古專家,不僅回應了,還像模像樣地從專業方面說了好多,實在是多此一舉,而且也實在小看了黃河清。
黃河清作為一個教授,雖然不是考古專業的,但是基本常識還是有的,豈能不知道自己說的那些是信口開河?
如果普通人都能靠“一眼”判斷文物“真假”,那還要考古專家干嗎?考古專家不就失業了嗎?黃河清在這方面的水平,還不如一個盜墓的靠譜。
其實,唐際根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讓黃河清啞口無言:有關方面如果想文物造假,為什么不造得“一眼真”?造成“一眼假”這不是傻子嗎?
看看那些青銅器文物造假的,無不挖空心思造出點銅綠在上面,讓人看著真像古代的,甚至真像剛挖出來的。所以,“一眼假”的判斷就是個謬論,連基本的造假邏輯都說不通。
至于說損害了中國人的形象,這個就沒必要擔心了,因為偽史論本來就是起源于西方,中國這些本就是從西方復制粘貼過來的,不同的是加入了民族主義。西方到現在也還流傳亞特蘭蒂斯偽史,而孟席斯的偽史論也依然盛行。
在學術方面,民間就是民間,絲毫不影響專業方面的。如果專業方面人士也相信,那才會損害中國形象呢。
自媒體時代,誰都能看懂這是咋回事,無非自娛自樂,然后個別人從中發點小財。這是一個流量加口水的世界,邊界分明,不影響另一個世界的專業學術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