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國際政治就像個大棋盤,各國都在挪動自己的棋子,要么保護自己,要么爭取點好處。有些時候,這些棋步挺好猜,但有時候真會讓人大跌眼鏡。比如說,中國的兩個老鄰居——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居然站出來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
這事兒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也引發了不少討論:為啥他們這么干?俄羅斯現在啥情況?中國能從中學到點啥?
巴基斯坦跟中國那可是鐵哥們兒,關系常被形容成“比山高,比海深”。可是在俄羅斯和烏克蘭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巴基斯坦卻玩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沒直接派兵或者送武器,但通過英國偷偷摸摸地給烏克蘭提供了彈藥。這就好比你借給朋友一把螺絲刀修車,活兒不是你干的,可你還是幫了忙。
具體來說,巴基斯坦送的是122毫米和155毫米的炮彈,這些玩意兒對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防線來說可是寶貝。英國這邊當了中間人,把彈藥轉手給烏克蘭。作為回報,歐盟給了巴基斯坦一筆5億歐元的大紅包。這錢對巴基斯坦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因為他們的經濟現在是真不好過。
經濟壓力是大頭。 巴基斯坦的外債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債臺高筑,GDP的債務比都超過70%,這日子沒法好好過了。通貨膨脹率一直在10%左右晃,老百姓買東西都得掂量半天。歐盟這5億歐元幫他們穩住了巴基斯坦盧比,還拿去搞了點社會福利,比如給窮人發點現金補貼。這么一看,巴基斯坦接這活兒也不奇怪,畢竟誰能跟錢過不去呢?
跟印度的老賬也算一算。 巴基斯坦和印度那是老對頭,互相看不順眼好多年了。俄羅斯這些年一直給印度賣軍火,尤其是S-400防空導彈系統,讓印度的軍事實力蹭蹭上漲。巴基斯坦心里不爽,覺得俄羅斯這是在幫對手壯大自己。支持烏克蘭,多少有點給俄羅斯添堵的意思,順便還能跟西方國家套近乎,爭取點軍事技術啥的,平衡一下跟印度的差距。
跟美國的關系得修修補補。 巴基斯坦跟美國的關系這幾年像坐過山車,時好時壞。支持烏克蘭可能是巴基斯坦想緩和一下跟美國的緊張關系。美國可是烏克蘭的大后臺,跟他們站一邊,巴基斯坦沒準能撈點好處,比如軍事援助或者經濟支持。
巴基斯坦國內政治那叫一個亂,領導人換來換去,軍方和文官政府老是掰腕子。這種不穩定讓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有點飄忽不定。比如前總理伊姆蘭·汗在位時,想在中美俄之間找平衡,可他下臺后,新政府可能更傾向西方,畢竟那邊的援助來得快。
這對中國的啟示是,跟巴基斯坦打交道不能只盯著一個派系,得跟各方都處好關系,免得哪天政策一變,自己措手不及。
巴基斯坦這步棋讓中國有點尷尬。中國在俄烏沖突里一直想當和事佬,呼吁雙方談和,尊重兩邊的領土主權。可巴基斯坦這么一搞,多少有點跟中國的立場唱反調。不過中國也明白,各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巴基斯坦是為了活下去,沒啥辦法。中國得繼續穩住跟巴基斯坦的關系,別讓這鐵哥們兒跑太遠。
再說說柬埔寨,這也是中國的好鄰居。他們沒送武器,而是派了掃雷專家去烏克蘭,幫著清理地雷和沒炸的炮彈。這活兒可不簡單,地雷是戰爭留下的隱患,能藏好多年,一不小心就炸死炸傷人,尤其是那些啥也不懂的小孩。
柬埔寨在這方面是行家。他們自己經歷過內戰,滿地都是地雷,后來花了幾十年清理,成了全球掃雷的專家。到現在,他們在烏克蘭已經清了1萬多枚地雷和沒爆炸的彈藥,讓不少地方的居民能安全回家。烏克蘭政府和國際組織都對他們豎大拇指,說這真是幫了大忙。
歷史教訓刻骨銘心。 柬埔寨吃過戰爭和外來干涉的苦,所以特別看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他們眼里就是對這些原則的挑釁。支持烏克蘭,就是在國際舞臺上表明態度:我們捍衛正義。這跟柬埔寨的外交政策挺合拍,他們從90年代內戰結束以后,就開始轉型,想做個負責任的國際玩家。
日本的推手作用。 柬埔寨跟日本關系不錯,日本一直在技術上幫他們搞掃雷。這次去烏克蘭,可能也有日本的鼓勵。畢竟日本也支持烏克蘭,柬埔寨這是在順水推舟,既幫了烏克蘭,也鞏固了跟日本的合作。
經濟和外交的算盤。 柬埔寨經濟在發展,靠旅游、農業和制造業,但還得仰仗外援,尤其是中國。中國在柬埔寨投了不少錢,修路修橋修港口。可柬埔寨不想全指望中國,支持烏克蘭能跟西方拉近點距離,多條腿走路,爭取更多投資和援助,對發展有好處。
柬埔寨的經濟這幾年穩步增長,但底子薄,靠外援的日子還沒完全過去。中國是他們的大金主,可他們也知道不能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里。支持烏克蘭是個信號,表明他們愿意跟更多國家打交道。
中國得注意,別讓柬埔寨覺得只有一條路可走,得多給點經濟甜頭,同時幫他們發展自己的產業,這樣關系才能更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本來想速戰速決,可沒想到這仗打成了拉鋸戰。烏克蘭軍隊靠著西方的武器,比如標槍反坦克導彈和海馬斯火箭系統,硬是頂住了,還在好幾個地方反推回去。俄羅斯一開始想拿下整個烏克蘭,現在只能把目標縮到東邊和南邊,可就算這樣,也沒占到多少便宜。
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碰了不少釘子。基輔沒拿下來,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也丟了不少地。士兵死了好幾千,裝備損失也多,后勤補給跟不上,聽說部隊士氣都不高。這仗打得越久,俄羅斯越吃力。他們本來吹噓自己的軍隊多牛,可現在看來,裝備沒那么先進,指揮系統也太死板,暴露了不少問題。國內有人喊著要改革軍隊,可仗打到這份兒上,改起來談何容易。
經濟上,俄羅斯被西方制裁整得夠嗆。歐盟不買俄羅斯的石油了,這可是俄羅斯的大財源。美國和歐盟還凍結了俄羅斯央行的資產,讓他們連自己的錢都拿不出來。俄羅斯的銀行被踢出SWIFT系統,國際貿易基本癱瘓。結果就是GDP縮水,通貨膨脹飆升,盧布貶值得厲害。老百姓日子不好過,連麥當勞、蘋果這些西方公司都撤了,東西少價錢貴。
在國際上,俄羅斯成了眾矢之的。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譴責入侵,俄羅斯還被踢出了人權理事會。以前的朋友都不咋搭理他們了,搞得俄羅斯在全球的影響力直線下降。這孤立狀態讓他們的外交和經濟雪上加霜。
這場仗也影響了俄羅斯國內。政府對反對聲音下狠手,出臺法律懲罰批評戰爭的人,弄得大家都不敢說話。有些不服氣的人干脆跑出國。普京現在還坐得穩,可經濟這么差,仗又打得不順,時間一長,他手下的精英可能都得掂量掂量。這對中國的提醒是,國內穩定不能忽視,不然麻煩大了。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舉動,加上俄羅斯的處境,給中國提了個醒。咱們得好好想想,咋在這復雜的國際局勢里站穩腳跟。
俄羅斯這回算是栽了個跟頭,戰爭這東西不好玩,拖久了誰都吃不消。中國一直講究和平解決爭端,這路子得繼續走下去。別看別人打得熱鬧就手癢,真摻和進去,經濟政治都得跟著遭殃。看看俄羅斯就知道了,仗沒打贏,家里還亂了套。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這倆鄰居的行動說明,鐵哥們兒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經濟壓力一上來,他們就得找別的靠山。中國得把鄰居們攏緊點,不光是給錢修路,還得多搞點文化交流,比如留學生項目、旅游合作啥的。像“一帶一路”這樣的項目挺好,但還得再加把勁,讓大家覺得跟中國綁在一起有甜頭。
俄羅斯被制裁弄得喘不過氣,可見經濟和技術自立有多重要。中國這些年經濟突飛猛進,可不能停下來。得繼續砸錢搞技術,比如5G、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這些前沿玩意兒。華為在5G上已經很牛了,但還得再往前沖。能源上,中國是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的老大,這不僅環保,還能少靠進口油氣,減少被人卡脖子的風險。
基礎設施也得跟上。“一帶一路”在亞非歐鋪路架橋開港,既能拉動貿易,還能擴大中國的影響力。這種經濟網絡能幫中國頂住西方的壓力。
俄羅斯這回成了反面教材,入侵烏克蘭讓全世界罵。中國得注意自己的國際形象,外交上多推對話合作,像上海合作組織這樣的平臺就挺好,能讓中國顯得成熟穩重。公開喊話時,多講和平發展的故事,讓人覺得中國靠得住。
中國還在軟實力上下功夫。孔子學院教中文、傳文化,挺聰明,能拉近跟其他國家的距離。俄烏沖突里,中國呼吁和平,贏了點好感,得接著干。電影電視劇也能幫忙,把中國的好故事傳出去,別像俄羅斯那樣,媒體老被當成宣傳機器沒人信。
俄羅斯國內的亂象提醒中國,家里得收拾好。經濟得持續增長,老百姓日子過得舒坦,不然不滿情緒一上來,麻煩就大了。中國得保證政策接地氣,讓大家覺得未來有盼頭。
俄羅斯的教訓,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選擇,都是現成的教材,中國得學聰明點,玩好這盤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