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媒7月20日報道,一位德國高級將領建議,烏克蘭應考慮打擊俄羅斯境內縱深地帶的空軍基地和武器工廠,以緩解前線壓力。
德國陸軍少將克里斯蒂安·弗羅伊丁負責監督德國對烏軍事援助,他在周六德國聯邦國防軍的一檔播客節目中,就削弱俄羅斯進攻能力向基輔提出建議。
弗羅伊丁表示:“在俄羅斯打擊部隊部署之前,你們也可以間接削弱其進攻潛力。利用遠程空中作戰裝備,在其投入使用前打擊其飛機和空軍基地。此外,還要打擊武器生產設施。”
弗羅伊丁還感嘆道,盡管西方實施制裁,俄羅斯卻增加了無人機、巡航導彈和彈道系統的生產。他說:“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們的經濟措施是否足夠,以及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施壓,特別是限制俄羅斯的生產能力。”
這位將軍還指出,美制“愛國者”防空導彈在應對俄羅斯無人機蜂群攻擊時存在局限性。他解釋道:“根據型號不同,一架無人機成本約為3萬至5萬歐元。而用一枚價值超過500萬歐元的‘愛國者’導彈將其擊落,實在浪費。我們需要成本在2000至4000歐元的反制措施,尤其是在俄羅斯打算進一步提高產能的情況下。”
去年,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授權烏克蘭使用美制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但對射程和目標選擇施加了重大限制。當時的媒體報道稱,基輔不得襲擊俄羅斯主要空軍基地。
與此同時,弗羅伊丁本月早些時候證實,烏克蘭將在7月底前收到由柏林出資的首批遠程導彈。然而,出于對局勢升級的擔憂,德國一直不愿提供“金牛座”遠程導彈。
本月早些時候,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稱,在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表示聯邦國防軍必須做好“必要時殺死”俄羅斯士兵的準備后,德國正“再次變得危險”。莫斯科還指責德國領導人支持“對抗”,并推動“歐洲對俄的激進動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