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一周】
精選原創新聞合集
07.14—07.20
1
東莞東大門變行計
策劃:何永華
統籌:梁錦弟 莫曉東
采寫:南都記者莫曉東 唐國軒 黃嘉豐 李曉藝
攝影:南都記者劉媚
扼守東莞東大門,鎮街經濟版圖上偏安一隅的謝崗,“存在感”正不斷刷新。土地開發強度僅有27.3%,GDP增速卻能超20%。產汽車、造飛機,成為東莞低空經濟從“起飛”邁向“騰飛”的生力軍之一。
從過去的邊緣小鎮,轉型成為“智造新極”。銀瓶山下這片熱土,到底經歷了什么?曾與松山湖、濱海灣、水鄉并稱東莞四大核心平臺的戰略腹地,謝崗經濟向上突圍的秘訣是什么?南都、N視頻推出《東莞東大門變行計》深調研報道,關注這座“寶藏小鎮”從“破題”到“破局”的蛻變之路。
2
東莞市水務局:莞城東縱路內澇問題將在年底有效解決
采寫:南都記者 田玲玲
城市內澇問題與廣大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近日,東莞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陶謹率隊走進“陽光熱線”直播室。南都記者了解到,東莞市市區內澇整治三期工程(新開河系統)南側分流工程計劃今年底竣工。也就是說,市民關切的市區雍華庭、東縱路(君尚百貨段)等易澇點的內澇問題有望在今年底得到有效解決。
3
東莞這家醫院4年建成26個“中心”,院長首談背后加速邏輯
采寫:南都記者 黃芳芳
南方都市報東莞新聞部,推出《搶占質高點 東莞挑大梁》專題報道,對話各鎮街、各局辦還有基層各企事業單位等“一把手”,調研東莞高質量發展的優秀案例,深入解讀東莞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在此基礎上,我們特別推出《搶占質高點之院長來了》系列報道,對話東莞醫院的書記、院長等一把手,全面展現東莞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效及面臨的機遇跟挑戰。
4
東莞智造亮相殘特奧賽場,用科技溫度點亮無聲競技
采寫:南都記者 李曉藝
7月17日上午,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殘特奧會”)三人制聾人籃球賽在東莞市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體育館開賽,在“全國籃球城市”東莞上演的一場融合科技力量與人文關懷的溫暖序章。
5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東莞提出12項措施規范涉企行政檢查
采寫:南都記者 曾奕靜 通訊員 莞宣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4個方面12項措施,提升行政檢查的規范化和透明度,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6
南都對話“東莞炒粉姐”:回武漢創業后,東莞的攤位還做嗎?
南都記者 曾奕靜 實習生 周子婷
此前因“精致炒粉”出圈的“東莞炒粉姐”,近日回到家鄉湖北創業。她曾透露回鄉的原因,她打拼多年賺的不多,且孩子長大了需要固定的上學環境。對于武漢攤位的爆火是她沒意料到的,回到武漢擺攤7天,每天200多份炒粉基本幾個小時就賣完了。她告訴南都記者,東莞大朗的攤位會繼續經營,目前由丈夫負責,之后她也會經常到東莞攤位幫忙。
7
大量停車位地鎖被拆了又裝上!東莞住建局回應業主停車難
南都記者 黃嘉豐
此前南都報道了東莞市東坑鎮金地水岸花園小區地庫大量空置停車位被上鎖,以致部分業主投訴臨時停車難一事。據悉,相關地鎖由第三方公司東莞中粵置業加裝,三年前該公司花費約1700萬元向開發商買下地庫258套車位,并對外聲稱“只售不租”。目前雙方還陷入了合同糾紛對簿公堂。
近日,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業主停車難的問題回應南都稱,已要求開發商東莞市東坑金地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地公司)兩次拆除未售車位地鎖,并敦促開發商依法解決與第三方的公司的合同糾紛。該局還表示,將密切關注法院對雙方糾紛的判決結果,作出相應處理。根據業主最新反饋,開發商拆除地鎖后,第三方公司人員再度安排人員加裝地鎖,停車難問題依舊未得到解決。
整理:南都記者 曾奕靜 實習生 周子婷 梅絲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