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關于冠軍數的多少和原因,先進行分析:
同樣是NBA球員,球員A的總冠軍數比球員B的總冠軍數多,無非就2類原因:
1、球員A的球隊比球員B的球隊強;
2、球員A的球隊遇到的對手比球員B的球隊遇到的對手弱。
由于對手的強弱其實是相對的,你強對手就弱,你弱對手就強,所以更多時候在討論冠軍數多的原因,往往是第1個類原因:
我的冠軍比你多,那我的球隊肯定比你的球隊強。
這一點,應該是大家都沒有意見的,很好理解的,只有更強的團隊能夠獲得更多的勝利。
而這一點,又可以細分為:(1)球員A比球員B強;(2)球員A的隊友比球員B的隊友強
這個也很好理解吧,a+b>c+d,那么a>c和b>d至少成立1個,或者是2個都成立才行。
而就目前而言,詹姆斯已經拿到了4個冠軍,包括1個2連冠;科比是5個,包括1個2連冠和1個3連冠。詹姆斯冠軍數是不如科比的。
第一層原因:詹姆斯的球隊不如科比的球隊。
這點應該沒有爭議,詹姆斯的球隊要是比科比的球隊厲害,那也不至于才4個冠軍,而且很零散。科比5個冠軍可是有2連冠和3連冠啊。
也就是詹姆斯的球隊只衛冕成功過1次,而科比的球隊衛冕成功過3次。
那么,到底是詹姆斯不如科比,還是詹姆斯的隊友不如科比的隊友呢?
這個爭議就來了。
部分人會從表面數據來看,說明詹姆斯強于科比,而詹姆斯的隊友不如科比的隊友。
比如詹姆斯數據更全面、命中率更高、MVP更多。
而詹姆斯的隊友在跟詹姆斯合作期間數據卻一般。科比身邊的隊友表現都很不錯。
于是就誕生了很多“如果”論,但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如果”論,是站不住腳的。有個段子如下:
問:給詹姆斯1個巔峰奧尼爾,詹姆斯能3連冠嗎?答:能。
問:那給詹姆斯1個巔峰羅德曼嗎?答:能。
問:那給詹姆斯1個巔峰韋德和1個波什呢?答:不能。
詹姆斯的隊友真的很弱嗎?科比的隊友真的很強嗎?
如果看最終結果,我認可這個觀點,科比的隊友很強大,他有實現三連冠的奧尼爾,他有實現兩連冠的加索爾。詹姆斯的隊友很弱,明明自己帶隊可以拿FMVP,跟詹姆斯一起卻不行的韋德,明明自己帶隊可以進季后賽,跟詹姆斯一起就變成“一板”的波什,明明上賽季還是全明星,跟詹姆斯合作就變成沒牙老鯊魚的奧尼爾,等等。
但是,如果看合作前的呢?
好比炒股,經過一波操作之后,科比已經擁有了60萬的資金,而詹姆斯卻只有30萬,這時候能說詹姆斯不行是因為資金不如科比嗎?當然不能,因為科比之前只有50萬,他變成了60萬,詹姆斯之前有100萬,他變成了30萬。
科比的最粗大腿沙克奧尼爾。跟科比合作之前,不過是二陣、三陣,連一陣都沒進過,作為對比,韋德在跟詹姆斯合作之前,已經是一陣了,還是FMVP,簡單地說,在詹姆斯來之前韋德就已經是FMVP了。
也就是說,單看跟科比/詹姆斯合作時的高度,奧尼爾其實還不如韋德。
科比的二大腿保羅加索爾,跟科比合作之前只進過1次全明星,說實話,2008年的加索爾,絕對還比不上2010年的克里斯波什。
也就是科比奪得5個冠軍的2個最強大腿,詹姆斯也曾擁有過,科比是分開擁有的,詹姆斯是同時擁有,但哪怕是同時擁有,也只拿到了2個冠軍。
所以,科比冠軍比詹姆斯,不是因為隊友更強。詹姆斯和科比所擁有的隊友資源,詹姆斯并不比科比差,甚至比科比要好得多,但是詹姆斯并不能充分利用好。
那隊友比科比強的詹姆斯,為什么冠軍比科比少?
其實原因很簡單,在于適配性。
科比是一個偏執的球星沒錯,但他的打法很多樣化。為了適應內線的奧尼爾,科比學會了外線中距離投籃,刻意減重,而后來奧尼爾離開之后,科比又主動增重,找奧拉朱旺學習背身單打。
科比可以自己控球,但是在有加索爾之后,讓加索爾去打進攻發起。
所以,至少在跟科比合作的時候,奧尼爾和加索爾的作用可以發揮得最好,所以能夠連續拿下冠軍。
而詹姆斯,無論隊友是誰,永遠都是自己持球打,運球10幾秒再去傳球,在他身邊,大部分只有接球就投的份。
當然了,科比也不是全部適配,畢竟2003-2004賽季和2012-2013賽季的F4都失敗了。但是,作為球星,跟其他球星不兼容是很正常的,關鍵在于怎么去讓步實現共贏,科比能夠做到2次,拿走了5個冠軍,這就是能力。
詹姆斯能夠讓隊友做出犧牲,最終奪冠,也是一種能力,只是綜合下來,科比成功的次數要更多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