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號那天,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公開站出來說話了,他說克里姆林宮覺得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談判進程啊,得“加點猛料”,讓它更有勁兒往前推進。正好烏克蘭領導人澤連斯基之前也說“得讓談判進程更活泛起來”,佩斯科夫回應的時候那可是一點不含糊,直接就說:“這想法挺積極啊,我們完全贊成,也覺得得給談判進程多注點力。”
巧了,就在同一天,澤連斯基任命烏梅羅夫當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還特意交代他“趕緊加快跟俄羅斯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進程”。澤連斯基在社交平臺上也發(fā)消息說:“談判進程必須得加快啊……這事兒就得有點動力推著?!敝岸砹_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也講了,俄羅斯代表團早就準備好去伊斯坦布爾跟烏克蘭進行第三輪談判。
這俄烏沖突都持續(xù)三年半啦,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陷入僵局,這也成了推動雙方坐下來談判的關鍵原因。
你看啊,俄軍雖說控制了烏東四州大概18%的地兒,可從2024年底開始,就一直沒辦法突破第聶伯河防線。剛開始俄軍靠著朝鮮的彈藥,有個10:1的火力優(yōu)勢,可后來烏軍搞到了17套“愛國者”防空系統(tǒng),這優(yōu)勢慢慢就沒那么明顯了。
兩邊在兵力和裝備上損耗都特別大,這嚴重限制了他們打仗的能力。就說俄軍吧,開戰(zhàn)初期派出去30萬合同兵,現(xiàn)在減員都超過40%了,T - 90坦克的戰(zhàn)損率達到35%。而且啊,因為芯片這些零部件被制裁,俄羅斯軍工產(chǎn)能大幅下降,一個月就產(chǎn)25輛坦克,根本沒辦法支撐大規(guī)模的進攻。
烏軍這邊情況也不樂觀,兵員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征兵缺口都高達39%了,前線的部隊常常連續(xù)作戰(zhàn)72小時都沒人來換班。裝備損耗也嚇人,豹2坦克戰(zhàn)損了23%,海馬斯火箭炮因為彈藥不夠,每天發(fā)射量下降了70%。
這場消耗戰(zhàn)讓兩邊都陷入一種“不是贏就是崩”的死循環(huán)。俄軍每天軍費開銷高達2.8億美元,烏克蘭更慘,完全靠著西方每個月給的35億美元援助才能撐著。
這戰(zhàn)爭對經(jīng)濟的影響可太大了,逼得兩國領導層不得不考慮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
俄羅斯現(xiàn)在面臨著一堆麻煩事兒,結構性危機很嚴重。2025年GDP雖說漲了2.1%,可大多是軍工帶動的,民用工業(yè)反而萎縮了12%。能源出口因為制裁減少了40%,財政赤字都達到GDP的4.8%。社會矛盾也越來越大,軍工廠工人工資漲了30%,但教師、醫(yī)生這些人的實際收入?yún)s下降了15%,結果50多個城市都鬧罷工抗議呢。
烏克蘭經(jīng)濟都快崩潰了,工業(yè)產(chǎn)能只有戰(zhàn)前的35%,農業(yè)出口因為黑海被封鎖下降了60%,國家預算90%都得靠外國援助?;A設施一直被打,全國40%的地方供電都不穩(wěn)定,還有大概600萬難民滯留在歐洲。
澤連斯基著急推進談判,說白了就是想爭取停火,好啟動重建計劃。歐盟之前答應給500億歐元重建基金,但前提是“沖突得進入政治解決階段”。
再看看國際環(huán)境,也都在變化,這讓雙方繼續(xù)打仗都有點心虛。
美國給烏克蘭的援助特別不靠譜,這可把烏克蘭急壞了。特朗普重新當上總統(tǒng)后,對烏克蘭的政策變來變去,3月的時候指責俄羅斯“故意拖著談判”,可7月又威脅說“要是50天內不?;?,就制裁買俄羅斯石油的買家”。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還把兩項軍援法案給擱置了,要是特朗普連任后徹底不給烏克蘭援助了,烏軍的防御體系說不定就垮了。
歐洲這邊對烏克蘭的援助也出問題了,內部意見不統(tǒng)一,陷入僵局。德國就給了些舊版的“愛國者”系統(tǒng),芬蘭連錢都不想出,法國還提出“用和談來換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方案。俄烏沖突讓歐盟通脹特別厲害,德國巴斯夫化工廠因為天然氣供應不上,都打算搬到中國去了,這種壓力下,歐盟也開始勸烏克蘭妥協(xié)。
俄羅斯這邊也著急通過談判松動制裁,特別是得避免9月特朗普說的“次級制裁”真的落地。要是印度被逼著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俄羅斯財政得損失120億美元呢。
這伊斯坦布爾談判現(xiàn)在成了雙方調整戰(zhàn)略的一個關鍵契機,不過兩邊心里的小算盤可完全不一樣。
俄羅斯推行的是“靠談判把現(xiàn)在到手的好處合法化”的策略,最核心的想法就是把當下的戰(zhàn)線變成法律承認的邊界。在第二輪談判的時候,俄方就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到底歸誰,還有頓巴斯的“特殊地位”,而且得把“烏克蘭中立化”這條寫進去。
烏克蘭呢,堅持的是“用談判來換保護”的思路,最主要的目標就是保住自己國家的主權完整。澤連斯基盼著能從北約拿到書面的安全保障,甚至希望能得到那種“類似第五條集體防御”的承諾。他一直強調“先停火,再談領土問題”,其實就是想爭取點時間重新整頓軍隊。你想啊,美國和北約正幫著烏軍建設自己的本土軍工產(chǎn)業(yè)鏈呢,計劃2026年的時候實現(xiàn)炮彈自己能生產(chǎn)供應。
可兩邊這種根本上的分歧,讓第三輪談判還是有很大的矛盾。俄羅斯要求烏軍從扎波羅熱撤出去,烏克蘭卻要俄軍退回到2025年2月24號之前的戰(zhàn)線位置。不過話說回來,雙方也都表現(xiàn)出了比較務實的態(tài)度。你看,他們通過交換戰(zhàn)俘,一下子就移交了1000人,還專門設立了能源安全工作組,慢慢在積累彼此的信任。
佩斯科夫和澤連斯基差不多時間喊出要推進談判,這標志著經(jīng)過三年半的血雨腥風之后,理性的思考又開始回來了。你瞧,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俄軍還在哈爾科夫進攻,烏軍也不停地襲擊別爾哥羅德,其實這些動作啊,都是為了在談判桌上多爭取點籌碼。
依我看啊,目前最現(xiàn)實的解決辦法可能就是“把沖突先凍結起來”。俄羅斯就控制著現(xiàn)有的占領區(qū),烏克蘭能獲得歐盟候選國的地位,北約呢,給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但先不讓它加入。等頓巴斯那邊的炮聲慢慢停下來,真正的較量就轉到能源管道怎么鋪設、制裁怎么解除,還有重建資金怎么分配這些事兒上了。
這場沒有槍炮硝煙,卻暗潮涌動的“戰(zhàn)爭”,才剛剛拉開大幕,以后的事兒啊,誰又能說得準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