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英語詞典》將懷舊定義為“對過去的一種懷念,尤其是對特別快樂的時光”。懷舊之情雖然苦樂參半,但它往往會喚起人們對遙遠過去的美好時光的回憶,那種美好而又難以忘懷的時光。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人們懷舊的物理地點、這些地方的特點以及對這些地方的回憶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
“我們原本以為人們會更經常懷念綠色的地方,因為很多研究都強調了綠色自然環境的心理益處,”伊麗莎白·米利塔魯(Elisabeta Militaru)說道,她是劍橋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研究的一部分,她領導了這項研究。“我們驚訝地發現,藍色的地方正是地方懷舊的標志性特征。”
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和美國的1000多名參與者進行了三項研究,旨在解答三個問題:1. 什么樣的地方會引發懷舊之情?2. 人們回憶起這些地方時會有什么感受?3. 這些懷舊記憶會產生哪些心理影響?
“地方作為情感錨點的想法并不新鮮,”米利塔魯說道。“近3000年前,荷馬就描寫了尤利西斯渴望回到故鄉伊薩卡島的心情。我們想了解是什么讓某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喚起懷舊之情。哪些物理和心理特征賦予了一個地方懷舊的吸引力?”
英國最令人懷舊的地方 劍橋大學/Elisabeta Militaru 博士
在研究一中,來自英國的 200 名參與者被要求用書面形式描述一個他們懷念的地方,并將其景觀分類為海濱、海岸、湖畔、河畔、城市、農業區、森林、草地、灌木叢、濕地或終年積雪。其次,參與者需要描述這個地方的大小(例如,房間、街區、城市)。第三,參與者需要說明居住在那里的人數。語言分析工具評估了他們的描述在情感上是更積極還是更消極。研究人員發現,最常提到的懷舊地點是“藍色”景觀,例如海濱、河畔或湖畔。這些地方通常規模中等,如城鎮或街區,而且人口稀少。參與者在描述這些地方時,使用的積極詞匯多于消極詞匯。
在第二項研究中,398名美國參與者被要求回憶一個懷舊或普通的地方,并在地圖上標出它的位置。研究人員隨后觀察了這些地方與參與者通常居住地的距離、是否靠近水源以及人們對它們的描述。他們還測量了思考這些地方的情感影響。懷舊的地方更有可能位于水邊,物理上距離參與者較遠,但心理上卻感覺很親近。思考這些地方會增強社會聯系感和生活意義感。
第三項研究涉及403名美國參與者,在之前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增加了綠色與灰色景觀的評分、時間距離(即訪問時間)的測量,以及自我延續性、自尊和真實性的額外心理益處。自我延續性是一種跨越時間的穩定自我意識。研究人員發現,懷舊的地方比普通的地方更藍、更綠、灰色更少。它們在物理和時間上更遙遠,但在情感上卻更親近。回憶這些地方增強了參與者的自我延續性、自尊和真實性,或者說,讓他們感覺自己忠于自我。
藍色景觀之所以能喚起更強烈的情感,一個原因在于其視覺結構。研究人員認為,藍色景觀的分形特性,即其自相似圖案以及其組成部分在不同尺度上與整體的相似性,是其高懷舊感評級的原因之一。
美國最令人懷舊的地方 劍橋大學/Elisabeta Militaru 博士
“過去的研究表明,像海岸線這樣具有中等分形結構的景觀往往會引發積極的情緒,”米利塔魯說道。“人們不喜歡那種在森林中間看到的極其混亂的輪廓,那種輪廓讓人感覺不到開闊。”
人們也不喜歡太少的復雜性。例如,城市天際線的場景模式中很少有中斷。海濱、河流和湖泊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最佳的視覺復雜性,但要完全理解這一點,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這項研究或許看似異想天開,但其發現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設計或重新設計擁有更便捷的“藍色”和“綠色”空間的城市,不僅可以提升審美,還能促進有意義且難忘的體驗,從而促進情緒健康。基于地點的回憶療法可以通過關注情感上重要的地點,為經歷孤獨或社交脫節的人們量身定制。
“現在我們知道懷舊是一種心理資源;當我們面臨心理不適時,比如感到孤獨或被社會排斥,它就會出現,”米利塔魯說。“新興研究發現,懷舊在照顧癡呆癥患者方面也能發揮積極作用。”
“我們的研究表明,應該優先考慮海岸、河流、公園和自然景觀,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米利塔魯補充道。“社區需要參與到其社區實施的城市規劃決策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需要保護的當地地標。”
該研究發表在《當前生態與社會心理學研究》雜志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