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絕不是中美博弈的棋子,也絕不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我們不會被任何國家指使”!這句話是菲律賓武裝部隊南海事務發言人特立尼達上校7月17日對著一排攝像機怒吼出的話。
三天前,菲一退役空軍少將羅密歐·波基斯在接受《馬尼拉時報》專訪時,公開把菲律賓比作“下一個烏克蘭”。
他說:“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就像烏克蘭2014年的廣場革命,都是在美國掌聲中完成,卻把他們國家推入更危險的境地”。
菲律賓發言人特立尼達
這句話激起千層浪,軍方現役高層罕見地以“破口大罵”回應退役將領,可見菲律賓內部路線之爭已“撕破臉”。
退役將領將領波基斯說到:“我們得到了一紙裁決,卻失去了整片漁場”,并攤開一張南海地圖,指著禮樂灘:“九年過去,中國漁船依舊,菲律賓漁民反而少了四成。”
在波基斯看來,烏克蘭的悲劇分三步:第一步,西方用“價值觀”把基輔拉進對抗軌道,第二步,北約軍援與聯合演習層層加碼,第三步,戰火燃起,國土變成棋盤,“而現在菲律賓正走在烏克蘭的老路”。
美菲
今年3月,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兵推報告,聲稱一旦臺海沖突爆發,呂宋島北部將出現“百萬級難民潮”,同時面對導彈碎片與網絡攻擊,進而建議菲律賓“提前與美軍整合防空系統”,美國正在不斷放大菲律賓的安全焦慮,使其加劇與中國的緊張局勢。
特立尼達當然聽得出這些的弦外之音,可他無法松手,菲律賓軍校的教材四成譯自美軍野戰手冊,每年有三百多名軍官赴美受訓,退役后無縫進入EDCA基地當顧問,這條“旋轉門”養活了半個軍方高層,也鎖住了國家的方向盤。
菲律賓軍隊
民間同樣被兩股力量撕扯,美半導體出口零關稅能讓十二億美元流入國庫,可一旦中國恢復香蕉進口,又能養活二十萬蕉農,安全靠美國,飯碗靠中國,成了菲律賓無法拆解的死結。
菲律賓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嗎?
美國一直將菲律賓視為其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棋子,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菲律賓位于南海周邊,其地理位置對于美國遏制中國、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地位至關重要。
美國通過一系列手段,如軍事援助、聯合軍演等,不斷加強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試圖將菲律賓納入其戰略軌道。
利用菲律賓國內的親美勢力,推動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制造與中國的緊張局勢。美國的戰略意圖是在亞太地區制造不穩定因素,干擾中國的發展,同時鞏固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
美日菲
然而,這些做法對于菲律賓來說,卻充滿了風險和挑戰,對于菲律賓而言,過度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和經濟援助,將使其失去外交自主性。
一旦陷入與中國的沖突,菲律賓將成為美國的“炮灰”,其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將面臨嚴重威脅,而且美國的經濟援助往往附帶政治條件,會對菲律賓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菲律賓國內對于如何處理與中美兩國的關系存在明顯的政治分歧,一部分親美勢力受到美國的影響和支持,主張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在南海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這些勢力往往與軍方高層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希望通過與美國的合作來獲取更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菲律賓軍方
另一部分勢力則主張與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系,他們認識到中國是菲律賓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與中國的合作可以為菲律賓帶來經濟發展和就業機會,有利于改善菲律賓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些勢力在民間和一些政治團體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種國內不同勢力的博弈,使得菲律賓在外交政策上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政府需要在親美勢力和主張與中國合作的勢力之間尋求平衡,同時還要考慮到國內民眾的意愿和利益。
特立尼達在記者會上的怒吼,與其說是在駁斥波基斯,不如說是在掩蓋軍方的焦慮:他們知道,EDCA基地、堤豐導彈、聯合演習已經把菲律賓綁上戰車,卻找不到下車的按鈕。
菲律賓
波基斯的警告則像一面鏡子,把“主權”與“代理”的悖論照得纖毫畢現:當外國導彈部署在你的國土,當外國法庭的判決左右你的外交,當外國兵推決定你的城市是否安全主權還剩多少?
留給菲律賓的時間窗口正在縮小,如果2025—2026年不能完成法律、軍事、輿論的三重脫鉤,歷史留給菲律賓的題目將不再是“明日菲律賓”,而是“今日菲律賓”,因為戰場,已經在門口。
參考資料: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