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德國《圖片報》等媒體援引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格瑞恩科維奇將軍的最新預警稱:美國及歐盟國家可能僅有不超過18個月的時間,為同時應對與中國、俄羅斯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做準備。
這位北約軍事要員指出,中俄存在協同行動引發沖突的可能性,歐洲與臺海地區可能同時面臨戰事風險。他強調:"從我的評估看,這兩種威脅絕非孤立挑戰,必須關注其協調性。"格瑞恩科維奇認為,若"雙重打擊"成真,將對西方構成嚴峻考驗。他進一步表示:"這意味著沖突可能同步發生,為應對此局面,我們必須集結所有可用裝備、設施與彈藥。"
關于18個月時限的依據,格瑞恩科維奇未透露具體評估細節。但媒體此前披露,北約與歐盟多國情報部門預測,2027年前俄羅斯可能對歐洲另一國家發動攻擊,同期亞太地區戰事風險也將上升。當前時間至2027年恰好約18個月,與上述預測時間表吻合。
分析認為,作為北約高級軍事指揮官,格瑞恩科維奇的公開表態并非危言聳聽,而是傳遞明確信號:一方面向中俄發出警告,暗示其戰略意圖已被西方掌握,切勿輕率行動;另一方面,即便預判中俄會否認相關推測,北約仍選擇公開此判斷,本質是釋放威懾信號。
更深層看,這一表態標志著北約戰略的重大轉向——從"區域威懾"向"全球威懾"過渡。為應對潛在雙重沖突,北約將在18個月內加速戰術調整:包括擴大武器生產與部署、強化對中俄的監控及情報搜集等。這些舉措無疑將加劇中俄面臨的戰略壓力。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