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025年銀橋鎮銀橋村白族民俗文化火把節活動在上銀村廣場舉行,廣大村民和游客朋友們相聚,通過文藝表演、火把祈福、廣場舞聯歡等形式共同歡慶火把節。
當天15時,白族歌舞文藝表演拉開了活動的序幕。來自各村的文藝隊伍盛裝打扮,先后登臺,《茶馬古道》《白族調》《我在大理等你》《扇子舞》《敬酒歌》等富有白族文藝特色的精彩節目輪番上演,收獲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文藝表演結束后,現場為各文藝隊頒發了紀念證書。
隨后,現場舉行了蓮池會誦經祈福、彈奏白族千年洞經古樂、火把祈福等民俗活動,村民們身著傳統服飾,在器樂和鞭炮聲中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趙定藝
銀橋村委會上銀自然村村長
火把節有豎火把的風俗,是本村本年度新婚、出生嬰兒家庭的歡樂節日,更是白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節日。豎火把寓意日子紅紅火火,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
傍晚時分,主火把在大家的期待中被點燃,人群中發出了熱情的歡呼。隨著被精心裝飾的升斗在火焰中熊熊燃燒,大家紛紛點起手中的小火把,共同祈求幸福安康、互道美好祝福。村民和游客們有的用鏡頭記錄精彩瞬間,有的積極參與互動活動,有的伴隨音樂圍繞火把載歌載舞,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楊釬
村民
在銀橋鎮、銀橋村委會的組織下,2025年大理市銀橋鎮銀橋村民俗文化火把節順利進行,祝:團結友愛、幸福安康、年年豐收。
今年的銀橋村,以火把為媒,以文化為橋,成功打造了一場全民共享的民俗盛會。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吸引了上千人踴躍參與,不僅讓白族非遺走出典籍、煥發新彩,更以“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記者:李標鈺 馬驛
編輯:向紅玉
值周:楊丹妮 胡亞玲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十二條??洱海規費應當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由自治州、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于洱海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其使用范圍是:(一)水污染防治;(二)水源涵養林的營造和保護;(三)濕地保護修復;(四)生態保護補償;(五)科學研究和技術培訓;(六)洱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其他事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