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刷到那種“街頭采訪”大學生的短視頻?
主持人一問:“你對畢業后的月薪有什么期待?”
結果清一色回答都在一萬以上,有的還直接張嘴就是“兩三萬起步”。
更夸張的,還有人說:“年薪三十萬。”
說實話,這種回答,咱也見怪不怪了。
雖然這類視頻大概率是有劇本的,不少學生就被這些視頻洗腦了。
前兩天,熱搜上了個話題:“本科生畢業即月薪過萬的,不足10%”。
這個數據是麥可思研究院在《202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里提到的,調研的是2024屆本科畢業生。
結果顯示,有接近六成的應屆本科生,起薪都在6000元以下。
其中,**起薪在8000元以上的只占不到20%,真正能達到月薪一萬以上的,只有9.7%**,也就是不到十分之一。
這才是現實。
看完這個數據,我只能說一句,社交平臺把太多年輕人搞“失真”了。
在某些網絡濾鏡的作用下,一線城市的“月薪一萬”被描述得就像是最低配置。
搞得很多大學生還沒走出校門,就已經覺得“一萬塊根本不夠活”,甚至不值得努力。
有意思的是,之前還有一個更夸張的調研,說有將近七成的大學生相信自己畢業10年內能年入百萬。
這個數據就能看出在校生對薪資其實是沒什么概念的。
畢竟,年薪百萬的人群,在全社會里也只是少數。
現在咱們來看看現實里的“高薪崗位”都是什么樣:
根據這份報告,起薪能超過8000元的本科崗位Top 3是:
- 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8459元)
- 互聯網開發人員(8245元)
- 工業互聯網工程師(8030元)
排在后面的還有游戲策劃、銷售工程師、軟件測試、半導體加工、項目經理、軟件開發、大數據等崗位,平均起薪都在7400元以上。
可以說,這些崗位能達到“高起薪”,大多數也都和技術、工程、信息化有關。
可問題是,這些職位:
- 不是誰都學得來
- 更不是誰都能熬得下去
背后的競爭、加班、淘汰率,也不是社交平臺上一句“高薪輕松月入三萬”能總結完的。
說句可能不太好聽的話,很多年輕人對“現實”的認知,可能比上一代人還要天真。
不是說不該有追求,也不是說不能有目標。
但如果連最基礎的薪資結構、行業情況都不了解,就盲目定一個不現實的目標,那社會遲早會給你再上一課。
各個行業薪酬增長率排名
如果年輕人從一開始就知道真實情況,反而更容易踏實地去積累經驗、學習技能,而不是一味地焦慮、內耗、甚至否定自己。
別總被網上那些個別案例帶節奏,那種屬于幸存者偏差。
不是不優秀,只是大多數人需要在現實里慢慢打磨出來。
月薪過萬,不是幻想,但絕對不是一畢業就能隨便撿的東西。
還是那句話:人可以有夢想,但更要有認清現實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