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0日訊(記者 林堅)虛擬資產服務帶給券商的業務增量已經顯現,在港券商勝利證券便是典型一例。
7月18日,勝利證券最新發布2025年上半年正面盈利預告。根據未經審核管理賬目,預計實現綜合凈利潤約4072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凈虧損約582萬港元。其主要營運附屬公司勝利證券(香港)亦預期轉虧為盈,預計實現綜合凈利潤約4548萬港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約231萬港元。公司層面稱,扭虧為盈主因虛擬資產業務領域表現突出,上半年虛擬資產相關業務收益同比增長約2000%,成為推動業績提升的主要動力。
從盤面來看,勝利證券的股價也從年初的3元港元附近一路攀升,來到目前9港元,漲幅200%,總市值18.9億港元。
財聯社記者最新在《穩定幣、虛擬資產與RWA正成為驅動金融創新的核心力量》等多篇報道中有過呈現,穩定幣、虛擬資產與RWA正成為驅動金融創新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券商從中受益。記者也在《一場金融力量的大布局!虛擬資產牌照重構券商估值邏輯》詳細介紹了虛擬資產交易牌照為券商帶來哪些想象空間。
國泰君安國際最新業績有跡可循,公司發布的中期業績預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該集團凈利潤預計在5.15億港元至5.95億港元之間,相較于2024年同期的約1.97億港元,增幅高達161%至202%,實現了翻倍式增長,疊加公司獲虛擬資產全牌照,這在未來將為業績增長添新動力。
圖為勝利證券發布最新業績盈利財務信息。
虛擬資產同比增速20倍
據公開資料,勝利證券是全面金融服務的綜合型全牌照券商,扎根香港50多年,擁有第一類(證券交易)、第二類(期貨合約交易)、第四類(就證券提供意見)、第六類(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及第九類(提供資產管理)的受規管活動。勝利證券主要從事于提供證券經紀服務。公司通過子公司運營三個業務部門,證券經紀服務部門通過多平臺網上交易系統提供證券經紀服務。
華創非銀團隊研究認為,勝利證券作為香港53年歷史的老牌券商,憑借虛擬資產業務乘風而起、逆勢扭虧,虛擬資產同比增速20倍,其中有基數較低的原因,但更得益于的是公司戰略上的前瞻布局。作為香港第一家完成1/4/9號牌虛擬資產業務升級的券商,其戰略規劃將對境外證券行業新業務開拓形成啟示。
研究觀點稱,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虛擬資產業務的收入將達到6468萬元,有望超越傳統的“證券/期貨經紀服務、配售及包銷服務以及證券咨詢服務”(參考2024年上半年為1429萬元),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
整體來看,勝利證券虛擬資產業務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香港監管機構對虛擬資產行業的政策支持。2022年發布關于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以來,香港在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上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據BCG和ADDX的研究,全球非流動性資產的代幣化將會產生16萬億美元規模的市場。
圖為香港證監會官網披露目前虛擬資產部分牌照情況。
2022年1月,香港證監會與金管局發布《有關中介人的虛擬資產相關活動的聯合通函》,為傳統金融機構參與虛擬資產服務提供監管框架。2023年,勝利證券率先對第1、4、9號牌照進行升級,成為香港首家同時獲證監會頒發虛擬資產交易、咨詢和資產管理服務牌照的持牌金融集團;同年11月,成為首家獲香港證監會(SFC)批準開展零售加密交易的券商。
回顧勝利證券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的表現,公司虛擬資產相關業務的收入及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顯著增長。預計到2025年上半年,虛擬資產業務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勝利證券對虛擬資產業務的規劃始于2019年,并于2021年正式啟動。2023年下半年,在獲得相關牌照后,虛擬資產相關收入實現了零的突破,占總營收的1.9%,到了2024年,公司全年該項收入達到1431萬元,占總營收的比重提升至19.1%。
勝利證券也提到,公司近年積極響應香港擁抱虛擬資產的政策方向,持續完善合規基礎設施?,F時集團已構建覆蓋交易、資產管理及產品分銷的全鏈條服務生態,成為本地虛擬資產合規化進程的核心參與者。
值得一提的是,勝利證券今年4月起正式取得香港證監會兩項重要虛擬資產業務批準,以提供與虛擬資產(VA)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一是獲準向零售和專業投資者提供虛擬資產全權委托帳戶管理服務,根據證監會合適性規定,投資于現貨虛擬資產、虛擬資產期貨和虛擬資產期權;二是獲準向專業投資者分銷以實物申購及結算的虛擬資產結構化產品。
截至今年3月31日,勝利證券宣布根據香港最大交易量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數據,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額突破100億港元,穩居香港虛擬資產券商排名之首。
受益于擁抱虛擬資產政策與業務布局
受訪人士認為,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券商開始涉足虛擬資產業務,業務收入增量也望后續兌現,尤其是包括上海國資委對穩定幣和RWA的重視程度居前,香港穩定幣落地后,虛擬資產市場基建進一步完善。
目前來看,香港共有40家機構獲批升級“1號牌”,支持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包括國泰海通證券、天風國際、哈富證券、富途證券等等。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等在內的多家頭部中資機構亦在積極布局或推進牌照升級進程,預計2025年將形成服務集群效應。其中,從爭奪香港穩定幣牌照、升級虛擬資產交易牌照,到探索RWA代幣化證券發行等投行業務,國泰君安國際、廣發證券(香港)等券商已率先突破。
華創非銀團隊認為,目前仍處在穩定幣投資的第一階段,關注金融機構的布局及政策事件的催化。綜合非銀觀點來看,隨著虛擬資產市場的逐步成熟和監管環境的不斷優化,虛擬資產業務有望成為在港券商新的業績增長點。但同時,虛擬資產行業的高波動性和高風險性也不容忽視,券商在拓展相關業務時,需加強風險管理和投資者教育,確保業務穩健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