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再度向俄羅斯的基地發射了“海王星”巡航導彈,引發外界關注。
而烏軍的特種部隊還在近期擊毀了俄軍的7套防空雷達。
ASTRA報道,當地時間7月19日,俄軍的基地內發現了烏軍R-360“海王星”導彈的殘骸。
從前方披露的畫面看,該導彈應該給基地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現在還沒有更詳細的信息流出。
初步預計是前線的俄軍目標,這段時間烏軍的海王星導彈頻頻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這不僅因為近來烏克蘭人用其重擊了俄方的多個關鍵基地,還由于發生了間諜竊取導彈技術的事件。
據悉,這款最初設計為反艦武器的導彈,在經過升級后已經可以打擊遠距離的陸地目標。
當然它的成名作還是三年前擊沉了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
盡管海王星的技術參數可能并不先進,但無論如何都是實戰中第一款擊沉萬噸級巡洋艦的導彈。
與此同時,烏克蘭情報總局的特種部隊則在頓涅茨克繼續打擊俄軍的防空力量。
現場視頻顯示,近期他們共擊毀了兩套“S-300V”系統,三個“Podlet 48Ya6-K1”雷達站,外加兩個“鈮-SV”雷達系統。
此外,情報總局的特工還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信息系統發起了網絡攻擊。
據烏克蘭總參謀部發布的報告稱,他們摧毀了俄方的關鍵數據,可能導致俄羅斯能源供應出現緊急中斷的情況。
回到頓涅茨克戰場,烏克蘭第79空降旅在重鎮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發起突襲。
烏軍的第3突擊營成功突入了幾塊俄軍的陣地,目前戰斗還在激烈進行中。
另一方面,烏克蘭的反無人機設備越發成熟,稍早時候基輔方面就推出了對付Shahed系統的Win_Hit攔截器。
它的時速將達到300公里,可以從固定平臺發射也可以機載,成本上則比無人機少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