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語:
我們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多么需要60美元一張的醬香餅,而是需要這起案件背后的規則健康地運行,食品安全很多人在不停地呼吁,可是結果不盡人意,各種案件不斷地出現,而對待這種案件的方式上我們與別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當32歲的中國小伙小唐在洛杉磯街頭被警方按倒在地時,他鐵板上尚未售完的醬香餅仍在散發著誘人香氣。這位曾月入2萬美元的"網紅攤主",最終因違反限制令和無證經營被捕,保釋金高達3萬美元。
從勵志典范到階下囚,這場悲劇背后折射出海外創業者面臨的深層困境。
小唐的創業故事是我們國內的劇本:2022年赴美后發現醬香餅市場空白,將深圳工廠學來的手藝改良成"Chinese Pizza",單價定在60美元。通過抖音直播積累30萬粉絲,特斯拉座駕和月入2萬美元的業績更被國內媒體熱捧。
但光鮮表象下,中國式"靈活經營"與美國法治體系的碰撞早已埋下隱患。
加州法律要求流動攤販必須通過ServSafe食品安全考試,食品設備需符合每平方英寸細菌數標準。
而小唐持續被舉報"徒手收現金后揉面",其打游擊式的經營方式,完全踩中了美國食品監管的高壓線。
當執法警員說出"我們知道中國城需要這種廉價食物"時,道出的正是文化認知的殘酷錯位。
邊收現金邊揉面,在我們這里似乎是正常現象,也沒有多少人會在這種流動攤販上計較這些,如果你計較的話,反而會遭到別人的嘲笑。更沒有所謂的食品安全考試,更別說設備符合什么要求。
能看得見的物美才是消費者最大的安全,至于說液化氣是不是安全使用,根本不在考慮范圍內。
60美元的定價引發"宰客"爭議并非偶然。紐約華人區同類產品均價35美元,小唐解釋成本包含進口原料和運輸費用,但消費者投訴"餅硬價高"顯示其忽視品質管控。
每個人的口感不一樣,可以理解;真材實料導致價格高,也可以理解。國內的流動攤販中就有一串炸薯片可以賣到幾塊錢,而用料不到半個土豆,這幾塊錢可以買幾斤土豆,很多人不理解,這很正常。
但,洛杉磯新規要求流動攤販繳納2200美元年費和5000美元保證金,這對日均收入200美元的小唐構成實質門檻。
取證現場發現的筆記本上,"due process"(正當程序)字樣被反復描畫,暗示當事人并非完全不懂規則。
但中國街頭美食"先上車后補票"的生存哲學,遇上美國"規則先行"的監管文化,最終演變成不可調和的沖突。
衛生局記錄顯示,在同街區中餐館業主連續投訴三個月后,執法部門才不得不采取行動。
在國以結果為導向,允許街頭美食存在彈性空間;美國則要求從業者通過專業考試、檢測、原料溯源等前置合規。
加州《零售食品法規》明確規定,食品制備區必須與收銀區物理隔離,這直接否定了小唐"邊收錢邊揉面"的操作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洛杉磯街頭大量墨西哥塔可餐車長期存在,但今年查封案例中亞裔經營者占78%。這種選擇性執法背后,暴露出移民社區內部的資源爭奪——舉報小唐的正是兩家相鄰中餐館業主,他們投訴"流動攤販導致老鼠滋生"的說辭,與執法記錄儀中警員"有人堅持要我們按規章辦事"的表述形成微妙呼應。
事件折射出更復雜的結構性矛盾。
2200美元的年許可費相當于普通攤販大半個月純利潤,而5000美元保證金更是難以承受。
這種高門檻將草根創業者逼入違規境地,形成"查處-罰款-再違規"的惡性循環。小唐代理律師援引的《街頭販賣合法化法案》第4.5章條款,恰是2018年為保護弱勢群體權益設立的,但執法彈性空間依然有限。
移民身份問題使情況雪上加霜。小唐保釋后立即被ICE帶走調查,網傳其涉嫌教唆偷渡和雇傭黑工,若指控成立將面臨10年以上刑期。這已超出單純的商業糾紛范疇,演變為移民政策與基層生存的尖銳矛盾。
跨境經營必須完成文化適配。
從簽證類型到衛生許可,合規成本應納入創業初始預算。當小唐的藍色三輪車在證物倉庫漸漸蒙塵時,倉庫三百米外新開的連鎖奶茶店正大排長龍——后者或許口味不及醬香餅地道,但完善的許可文件讓它能在陽光下持續飄香。
這或許就是全球化時代最殘酷的生存法則:尊重規則者才能走得更遠。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快分享給朋友們吧,大家一起讓認知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